第72章

去往祁山的路途并不遥远,且比云笙想象中的要更加顺利。

传闻琴川一带依山临水,风光旖旎。

可是经十年前的战役后,亭台楼阁都被一把火烧了干净,此地四处都是废墟,已然荒芜。

细雪飘了一日,山上的盘虬的枯枝覆上一层雪白。

四处可见的便是乱葬岗,雪迹斑驳的山道罕无人烟。

唯有的山脚下的客栈,摇摇欲坠地支棱着,墙皮都已经斑驳。

坐在破旧门槛上的掌柜揣着手,招揽着生意:“都来住店了,住店便可观赏本店镇店之宝了。”

云笙走进店里,被灰尘呛得直咳嗽。

掌柜迎上来:“客人,可是要住店?若是不住店,只为观赏镇店之宝,一次要十文。”

云笙将十文放在桌上:“什么镇店之宝?”

掌柜迅速将钱摸进了口袋,他走到门口,四处观望了一眼,而后关上了店门。

然后,他领着云笙二人来到了后院。

行至后院,云笙的面色一变。

后院的树上悬挂着一枚死人的头骨,以及零散的四肢白骨,有的地方已经腐坏。

云笙道:“这便是你们的宝物?”

掌柜得意洋洋道:“客人,可别小看了这些尸骨。您可曾听闻琴川沈氏一族,也就是十多年前极负盛名的名门望族,他们可是大名鼎鼎的叛徒。”

“这枚头骨就来自于沈氏的族人。此人的头骨是我们从烹煮后的青铜甗中发现的,头骨完整,四肢残缺。但通过她随身的衣裳和令牌可知,此人便是沈氏的乳母温氏。别看只是个乳娘,这位温氏可是照顾了沈氏少主沈霁多年呢。”

“观赏一次要十文钱,摸一次要二十文,五十文便可鞭尸解恨!”

云笙这才发现,头骨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鞭痕。

死后曝尸荒野,被人鞭尸,便是死后都不得安宁。

下一瞬,铃声骤起,蝴蝶刀捅穿了木桌。

木屑四处飞散,桌子“砰”得一声裂成了两半。

掌柜还没反应过来,脖颈上已经横着一把冰冷的刀刃。

呼啸的风雪从凋敝的窗子中吹进来,像是怨鬼的哀厉。

红衣少年自上而下睨视他,笑得毛骨悚然:“那你的命,又值几文?”

掌柜的吓得直哆嗦。

云笙立刻起身,正色道:“说,这枚头骨你是从何处得到的?”

掌柜瑟缩着,迟迟不答话。

锋利的刀刃便陷入他的肉里,没出一条血线,他立刻疼得叫起来。

云笙道:“你若不老实交代,就得死。我问你,是在给你活命的机会。”

掌柜哭着道:“饶命啊!这也是我花重金从旁人那里买来的,在此地行商本就不易,若不行此法,根本无人问津哪!”

云笙道:“何人?你若敢有半句虚言,这颗项上人头,也别想要了。”

掌柜咬了咬牙:“我说、我说!”

-

从客栈出来时,雪下得更大了。

鹅毛般的雪纷扬而落。

细白的雪粒落在沈竹漪的长睫上,他的面庞也很干净,像是被雪洗濯过一般。

他亦步亦趋跟在她身后,像个沉默的影子。

云笙安慰道:“我们有了线索,待我们找到掌柜所说的那个人,顺藤摸瓜下去,一定能找到证据……”

她的话尚未说完,脚下一滑,被身后的沈竹漪及时揽住了腰。

她垂眸,才发现不知何时,竟到了结冰的河面之上。

沈竹漪一言不发地将她打横抱起,云笙从风帽中探出脸来,眉目间难掩忧愁,搂着他脖颈的手越发收拢。

她自然不可能劝他放下,人命关天,灭族之仇,更不可能放得下。

她所担心的,是他的安危。

山路崎岖,直至走至山上的一处北面,沈竹漪才停下。

此处已然无路,沈竹漪却目不斜视走过去。

云笙才发现,这是一处阵法所遮掩的地方。

云笙发觉这些阵法的门路和孽镜台外的相似,走进去便豁然开朗。

这里是一处宽敞的私宅,四面是蜿蜒的朱红游廊。

四周的房屋内向围合,南面设有天井,正对大门的是一处格外广阔的祠堂。

将行李放置好后,云笙看见沈竹漪走进了祠堂。

紧随其后的云笙的瞳孔一缩。

在这座祠堂供奉的香案之后,密密麻麻摆放着的都是死者的牌位,一眼甚至望不到尽头。

这种场面无比震撼,以至于云笙跨过门槛时的腿都在颤抖。

最显眼的那一块楠木牌位上头刻着一行字:先妣沈氏之神主。

这是他的母亲。

牌位参差错落,有的牌位上不止一人的名讳,行三行四的比比皆是。

所生之日不尽相同,而所卒的年月日却都是“昭明五年九月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