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村通网

彭学武是许久未见了,现在的彭学武威严比从前更重了。难怪许大有之前说老书记现在是越来越有派头了。

不过也是了,现在彭家镇的人口都数万了。彭学武要管着几万人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他这种级别的官员要放在封建古代,那至少是一个县令。那可是百里之侯。

尤其是刚刚在喝酒的时候听许大有说,最近两三年,彭书记在镇上狠狠的抓了一波贪污腐败的风纪。

电线厂和食品厂,以及镇政府里面几个蛀虫被他给弄下马了。还有人吃了子弹。

镇里面的人对彭学武也是越加的敬重了。当然这也是因为现在的制度比较好,鞍钢宪法中两参一改三结合这种事情不仅仅是在国有大厂在搞。就连彭家镇这样的农村集体企业也在搞。

这也是因为彭学武有着想把这几个乡村集体企业做大,甚至做成国有大企业的想法,所以才会搞的这么认真。

因为国家对于乡村小集体企业的管理没有国有大企业那么严格(主要也是因为没有那么多的行政资源去监管全国各个乡镇的集体小企业)。

所以有的集体企业会搞“一长制”,这也不是说乡村集体企业要和中央唱反调。主要是鞍钢制太复杂,很多乡镇集体企业根本玩不转。

这也是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制在现实推广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彭学武在搞乡镇集体企业的时候也遇到过了。

他是好不容易把鞍钢制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给转了起来。但是隔壁一些乡镇的兄弟企业就未必行了。他们来找彭学武取经,但是他们的实际客观难度就在那儿。不是彭学武说两句话就能解决的。

所以彭学武想到了当初在部队里的情况,就是把党支部建立在连上。

他提议,把党支部建立到生产车间,乃至于生产线上。由党支部监督生产纪律和办事纪律。

每个月都该召开党员大会和组员大会。把问题反馈在一起,然后由党支部统一解决。企业里的党委书记有权力也有义务监督工厂的几率问题。厂长负责生产,党委书记负责对内监督。党员则应该在各个产业线上最好监督工作。

这办法肯定不能说十全十美,实际执行的时候肯定会有各种问题。但是彭学武觉得这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办法。

而那些乡镇企业也确实愿意尝试一下,至少尝试了之后,比他们搞的一长制要好的多。

只能说伴随着经济增长,物质条件的增多不仅仅人民生活的条件变好了,同时对于政府的管控能力和监督能力也是产生新的挑战。

就像是在红军时期,在红军一穷二白的时候,党内的斗争还多数集中在部分人过于贪恋权力之上。

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伴随着解放军的实力进一步增强,拥有的资源越来越多。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内部也是出现了贪污腐败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要不断的解决。

想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想要创造一个真的新世界,那么就要持之以恒的和他们做斗争。

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是如此。所以这才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人民监督的机制。要让人自己保证自己的权益不被侵害。

就像是在今年的两会里面。通过了比较重要的一条方案。那就是职工们有权合法地进行罢工。

这在原时空之中。是被毛主席临终前强行推动的一条法案。不过这条法案在他去世的第2年就被废除了。

本时空之中倒是不需要主席靠个人威望强行推动这叫法案了。今年提出这条法案的是来自马鞍山钢铁工人人大代表。

而这条法汉也是在一众工人农民的人大代表的一致同意下,而被推进去的。

不再是靠谁的个人威望。而是靠现在新中国工人和农民的团结,以及他们的自我力量。

对于这样的结果,教员是无比欣慰的。因为人民群众要自我觉醒,自我争取力量。

就如同在和小小的彭家镇,彭学武也需要让自己的权力,以及整个镇政府的权力得到监管。

而葛丹来的正是时候。彭学武就是需要他做一些事情了。

“没喝醉吧?”彭学武看着身上满是酒气的葛丹,他想着要不要换个时间和葛丹聊。

葛丹倒是一擦脸道:“没。就喝了一瓶啤酒,这身上的酒气都是大有哥他们的。他们在喝白的,我染上了点。”

“行,那我就说正事儿了。”彭学武抓紧时间。作为镇党委书记,他的工作是很忙的。

“关于卓雅同志的工作安排,已经是下来了。卓雅同志在苏联掌握了相当的医护能力,刚好咱们的卫生院一直紧缺医护人才。卓雅同志能去卫生院工作。”彭学武看向卓雅,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