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格格不入
皮特·朱小心翼翼的登上了一艘快船。这是从香港走私到大陆的船。
大陆和香港的贸易往来不好明面上来搞。毕竟美国大统领都说了,内裤一定要穿在外裤里面。程序正义还是需要的。
如赫鲁晓夫那样在电视上公开说,英国很多东西直接是中国生产,然后英国贴牌的,这种话太不利于资本家赚钱了。这种不利于赚钱的话最好不要说。
我们英国人还是要和中国人做生意的。所以啊,底裤在脱掉之前,外裤还是要穿上的。
而这些快船,就是英国的外裤。
是了,中港之间的贸易运输现在很复杂。除了中国大陆这边控制的船运之外,还有一批英国人控制的船运。
因为赚钱嘛,你不能不许我们英国人赚吧?
对此,大陆政府自然是默许的。因为英国政府内有人如此下水捞钱,那么中方借着香港作为口岸出口工业品就更加方便了。
而且仅仅依靠中国这边,也满足不了现在日益增大的货运需求啊。
皮特·朱就是在香港的这个条快船上,里面装满了从香港运送到大陆的东西。
【生胶】【石英砂】是这些船上装的主要东西。
这一次从香港出发的快船有四十条,其中十五条船拉石英砂,剩下的拉生胶等其他材料。
皮特·朱就在这货船里,看着这些原材料,他的内心充满了纠结。
【要不要把这些写新闻呢?】
【我现在拍照写新闻的话,只要能发出去肯定能扬名立万。在英国,我这样的混血儿可不好混啊。不扬名立万,什么时候能发财?】
【但是英国在香港的情报部门都没上报伦敦这些。难道……赫鲁晓夫说的都是真的?】
【算了,算了,不管了。我是来代表BBC偷偷来中国取材的。不要管这些事情了。】
说是这么说,但是皮特·朱还是管不住自己的手,悄悄的用相机拍摄了不少照片。
尤其是当中港两边的船运交汇的时候,那边船上全是各种轻重工业品,而香港这边运过去的都是各种工业材料,莫名的让皮特·朱有些心惊肉跳。
现在的新中国已经慢慢开始脱离了对外工业制品的强依赖。
早在十年前,李锐和叶季壮(原贸易部部长)还想着怎么通过那些欧美公司从欧美买些设备来满足国内工业生产呢。(因为苏联在部分工业尤其是化工业领域的设备不如欧美同行。)
现在的新中国已经有两三年没有在提出过类似的要求了。
成套的工业设备买的少了,只有些工业零件再买。更多的是进口各种工业原材料。
而同时输出的各种工业产品也更多了。
皮特·朱作为一名记者,他觉得自己好像受到了某种震撼教育一样。
因为他是个混血儿,但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了。除了长相还有一些东方人的面孔之外,他已经是彻头彻尾的英国二等公民了。
这些年来,他也是饱受英国的媒体教育,觉得中国怎么怎么不好来着。
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英国的媒体天天都在说中国每年饿死多少多少人。
穷兵黩武和绿皮科技,这是欧美媒体在形容中国时最喜欢用的方式。
不过当皮特·朱跟随着快船来到码头开始卸货的时候,他又觉得自己对大英帝国的信念有些动摇了。
这不行,自己对英女王的信念怎么可以动摇?这不忠诚!这肯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嘿,地方到了,下船吧。”开船的耀祖走进船舱拍了拍仓板。
“等下你假装运货的下去,然后我的人会引你走出码头区域。到时候你自己可以去转转,不过我这条船最晚是下午五点就要回去。你要是赶不及,最后滞留了,我们可不管你。”
说吧耀祖也不管皮特·朱是个什么想法,他是直接把人给赶了下去。
现在这个码头是真的热闹。不过搬货也是真的累啊。这个耀祖居然真的把自己当成苦力了!自己可是花了三千块的啊!
因为已经扛了四大包的石英砂了,每包五十斤的重量,压得皮特·朱的腰都要断了。到现在那个所谓指引自己的人都没出现。
一直到扛了足足四十袋石英砂,卸货量大概有一吨之后,那个所谓的指引人才出现。而现在,快船上的货基本上都要卸完了。
皮特·朱心里恨的牙痒痒的。心想着,自己在中国这边采风完成,回到英国就要把他给举报了。
不过他却是不知道,他所有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大陆公安的眼皮子底下。
化妆侦查的小余和老王是对老搭档了,老王是老警察,老带新,小余是徒弟。
“师傅,这情报里说的就是这人吧。”小余远远的就发现了皮特·朱:“师傅,我的眼力是不死后练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