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先付账

国营网吧,如果给元时空后世的人听的话,肯定会有一堆人惊讶的掉下巴。并且还会一边惊讶一边鬼叫:这是什么邪门的玩意儿!去这上网是不是要推荐信?!

嘿!这些人说的还真的有点道理。

现在网吧确实是国营了,介绍信倒不是必须的,但是提供身份证明是必须的。简单来说必须要拿身份证和工作证(或学生证)来,才可以上网。不是单拿身份证或工作证,是需要两个一起带,还要把自己的住址天上去才可以上网。

而搞网吧这个事情,还这真的不是一排脑袋就做的决定。因为现在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搞的各种文化宫、俱乐部的电脑培训课已经不堪重负了。

需要学习或者说是想要学习电脑的人很多。很多人一个月都未必能排上队。但是要盲目的增加电脑数量也不合适,那会吃掉国家大量的资源。

所以,网络和电脑需要有自己的产血能力。

现在中国生产一台个人微型电脑的售价在一万元人民币左右。当然实际成本是不需要这么高的,但是如果全靠政府采购,然后给人使用,那确实是不够。(注:现在中国已经把电脑具体区分了,比如专门给企业和政府使用的大型机,一台价格在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人民币左右,专门吞吐海量数据。小型机是专门给节点使用的,一台价格在十万到二十万左右,比如说百货公司、工厂之类的终端。各个工厂和机关就是用这个,然后被串联起来的。)

所以网吧就应运而生。刚好把网络也一并接入进去,这本来就是李锐做的后续计划。

中国普通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可能买得起电脑的。家用电脑要走进千家万户或许还需要二十年。

但是网络与科技的发展时不我待。从那些大学大专生们搞的第一个文字网络游戏就能看出来,民间技术旺盛的生命力。

这是仅仅依靠计划部门规划不出来的。必须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网络的生命力更加的蓬勃茂盛。

而且现在直接是实名制上网,倒也不担心有人在网上乱搞,然后还找不到人。

尤其是在网络的世界里,在云先河那些年轻人搞了第一个文字网络游戏之外,同时也有很多年轻人和教授也开始在网络上搞他们的技术。

互联网的初衷是分享。

这一点在中国的这个初级网络上获得了表现。

现在大量的内容和创意在这个初创的网络世界里野蛮生长着。不规则,但是却充满了朝气蓬勃向上。

网吧的出现,本意就是让网络和电脑更好的走进千家万户,所以定的价格其实并没有很贵,五毛钱一个小时。对现在的中国人来说,不便宜,但也没有说贵到发指。

毕竟现在的人并不以电脑和网络作为主要娱乐手段,使用电脑和网络都是带有比较强的技术目的。

所以五毛钱一个小时的定价已经算是极低了。

可以让很多想要上网,进行尝试的人去试一试了。

而国营网吧的开业,自然不是宝安一个地级市一家。应该说现在连了网络的主要地区城市都开始开放网吧了。

至于为什么宝安(元时空深圳)这个刚刚升级成市的地方要给他们搞这个。还是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

现在香港和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走私(代加工)已经越发的明目张胆了。

就像是赫鲁晓夫在电视讲话上说的,英国很多东西里面都是中国生产的。这话是假的吗?

当然不是!

看看宝安往香港的走私线路多么繁忙吧。

“点货,五百箱喇叭,一共一千对。英国那个音箱厂要的货。”

“实木箱子,一千对,和喇叭一起的。”

“这边是分频器和电容、功放板,也是一千套。”

负责跑船的老同志一边记录一边摸脑袋:“好家伙,这家英国音箱厂的所有东西都是在我们这做的啊。他们就是拿去香港组装一下,然后发去英国,就算是英国货啊。”

“嗨呀,所以才说洋人做生意最心黑啦。快点装船啦。”

“还有这些药也要拉过去。赶紧装船了。”

河面上,上百条改装渔船整装待发。它们每天都在往返运输。最忙的时候甚至是人休息船不休息的连轴转。

当然也有从香港出发的,来进行贸易的船只。

这些东西都是港英政府想管但是无法管理的事情。因为他们从上到下都被喂的太饱了。就像是肥猪一样,动一下都不得了。

如此繁盛的走私生意,其实只要不是眼瞎,只要用心查一下都会知道的。只不过大家都是假装不知道。

而从英国的了消息,知道中国已经有网络技术之后。很多人都来了香港,其中除了学者之外,还有不少不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