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吓死你(第2/3页)

“啊?”新人有些懵逼。

在刑侦、反特岗位工作了七年的老队长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这世上啊,有的时候我们的真实消息就是最锋利的刀,就能切割帝国主义的喉咙血管!他们会害怕,会瑟瑟发

抖。因为他们发现,他们曾经殖民的,他们曾经看不起的国家、民族, 如今站起来了!现在他们该诚惶诚恐了。

“只要能打击到敌人的士气,哪怕一丝一 一毫, 这些公开的消息放出去都是很有必要的。北展的那些技术,我们本就是公开的。就是要让美国人坐立不安!不仅仅要让美国人坐

立不安,更要让他们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新人小许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他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而在美国,早就学习了相关知识的一众智囊团成员看着CIA传回来的资料,还有中国人在展会上做得各种技术前景的展望,他们都在面面相觑。

"有可能实现吗?”赫克托尔低声问着。

在他的面前是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系的教授们,还有其他相关专家。他们是目前全世界在这方面最顶尖的权威,至少在看见赫克托尔给他们的视屏

前,他们是这样认为的。

他们原以为自己是走在世界最前列的。但是现在嘛……

二十世纪的伟大科学家之一的冯诺依曼看着银幕上的画面,他张开嘴巴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最后又闭上了。

坐在他旁边的克劳德:香农教授则几乎是使用牙缝挤出声音道:“可能.. ..中国人已经在计算机上走的很远很深了。他们现在公布的仅仅只是应用技术,我们已经无法知道他们到底发展到了哪一步了。”

赫克托尔好不容易把这些科学界的大拿齐聚一堂, 他听到克劳德教授的话之后,他立刻追问道:“教授,能说得明白点吗?”

晶体管的发明者,威廉肖克利教授叹息了一声道:“克劳德的意思是,中国人能推出这么多应用,必然是他们在理论方面有了巨大的突破。在理论上面有了海量的数据支持。

否则这些应用不要说拿出来推广了,就算是我们自己内部开会讨论,也只能将其列为待办事项。

“一个新技术的应用,背后是几十.上百个甚至几千个理论知识的支持。中国人走的太远了。”

冯诺依曼这个时候开口了:“部长先生,简单来说就是中国人在理论知识上可能已经领先美国十年了!他们推广的这些技术,我们自己也有设想。但也仅仅只是科幻一样的设

想。因为在理论基础落地之前,一切都是幻想。而现在,他们理论落地了。

“甚至生产了样机。”

“也许中国的工业能力很薄弱,但是他们在欧洲有苏联有东德,有捷克这些工业国家的支持。更不用说在亚洲现在还有日本。”

“日本虽然在二战遭受重创。但是朝鲜战争时期,我们美国向日本运输了大量的设备。赤军占领日本后,可是好好保护了那些设备,他们还有大量的现成技工。”

“不靠苏联,仅仅是中日合作,他们都能产生一个怪物一般的国家。 他们的计算机算力是我们的二十倍啊!”

冯诺依曼语气中有一种绝望。那种感觉就像是知道对方获得了一个比原子弹、氢弹还要强大的武器一样。

”他们已经能生产原子弹和导弹了,如果再加上这些电脑的帮助。他们的计算力会疯狂解锁。我们的科研优势有可能不保!”

冯诺依曼的话让赫克托尔都有些毛骨悚然。

科学家有的时候是喜欢一惊一乍的,因为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思考逻辑和智商水平来推定对手。就像是元时空的于敏认为印度最晚最晚会在二十一世纪前十年搞出氢弹和准确

度高的洲际导弹一样。

冯诺依曼现在也是如此推定中国人的。而且中国人显然比印度人更加务实。

赫克托尔的这场分析会开的并不圆满,他并没有听到自己想要的消息。相反给了他很大的压力。

他向白宫报告了这一消息,不出意外,白宫做出了和他一样的选择。那就是尽可能的封锁中国电脑计算机的消息,实在是有流出的,他们就抹黑嘲笑。不能让民众恐慌。

但是这样真的有用吗?

要知道,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他们有宣传能力的。

中国和苏联也是有宣传能力的。两国在疯狂宣传,这是要给美国施压,让美国恐慌。同时也是要逼迫美国进入到计算机竞赛和航空竞赛的轨道上。

甚至为了渲染其恐怖,让美国和其盟友将更多资源投入其中,而不是投入到军费上。中方甚至做出了一个大胆无比的决定。

“制作几台专门的游戏机,放到东德的中国商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