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哗然
欧洲。
现在的欧洲人民依旧生活在相对幸福的生活之中。虽然说是有冷战的影响,让人有一种压迫压抑的感觉,好像随时都会爆发三战一样。这种危机感贯穿了整个冷战时期。
但同时,因为冷战之中美苏不断攀升科技,同时为了拉拢欧洲,所以欧洲的物质生活也在不断提升。
当然,元时空之中主要是美苏两国在通过攀升科技的方式搞竞赛。
在本时空之中则多了一个中国。
中国不断的攀升自己的科技,也是为了攫取超额的利润,以此来减少对农业的剪刀差,减少对农民的沉重赋税。
欧洲想要中国的文娱产品和各种轻工业(包括菠萝罐头在内)的各种产品。而中国则是图欧洲的外汇和重工业产品。即便是这其中的交易需要通过各种弯弯绕绕的麻烦才能
达成,但是至少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助。
就像是中国商场第一次在 东柏林开业的时候,预售的那些商品。现在已经有很多开始行销全欧洲了。
比如说当年让少年威廉成为报纸头版头条的卫生巾,这个看似不重要的女性生理用品,却在欧洲引起了购买热潮。
在53年底的时候,卫生巾开始在欧洲(主要在东德、捷克等国家)铺货。因为有南斯拉夫这样的国际掮客的存在,所以中国的卫生巾也卖去了法国、西班牙、英国等等欧洲
国家,甚至在美国都能买到一些。
这种印刷着中文的女性卫生用品,让本世界的很多女性第一次体验 到生理期的时候没有那么难堪了。
这产品一经推出,马上就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这是刚需。不过卫生巾的技术难度不算特别高,就是材料学上的一次尝试。
所以到了1956年,欧美已经有厂商开始生产类似的产品了。
毕竟是冷战,他们可不会给中国缴纳什么专利费用的。
不过中国搞出的这产品因为有先发优势,还是占据了一定市场的。
不过一直到现在为止,全世界范围内对中国产品的评价依旧是一般。
这当然是因为有欧美主流媒体,特别是美国媒体的推波助澜。毕竟他们可不会说中国的什么好话。对他们来说,对中国的打击就是全方位的。
包括对中国商品的打击也是如此。
对于中国的崛起,现在的美国是没办法完全压制住的。所以他们只能采用另一种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
就像是现在欧美报纸对中国的一些报道,对中国生产的产品冷嘲热讽。
包括且不限于:中国只能生产讨好女人的卫生巾。
还有:中国除了种冬天的菠萝,还能做什么?
以及:中国人擅长菠萝和糖果,这是一个只会吃的民族。
诸如此类的报道将中国形容成了一个只会吃,只会做牛仔裤和夹克的国家。
明明前几年他们还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交手吃了个大败仗呢。现在就突然开始遗忘这些了,并且开始诋毁中国的能力了。
而有趣的是很有民众似乎也是善于遗忘的。在这样铺天盖地的宣传下,居然有的人也觉得说的很有道理。
尤其是美国报纸喜欢将朝鲜半岛的战争失败归咎于中国的[人海战术]。
这一点上他们和元时空所作的一模一样。
喜欢将战争渲染成中国采用无脑的人海战术,利用几倍于美国军队的人数对美国阵地发起冲锋。锋
配合这一宣传的则是美国好莱坞拍摄了一系列相关的电影。
比如在今年刚刚上映的《绝命控制》。就拍摄了相关的情节。
邪恶的中国科学家代号[钱]的男人在美国潜伏着,美国同事对其悉心照顾,让他参与各种高级项目。
但是钱的内心却十分邪恶。一直对大脑操控非常热衷。为此他不惜和对他很好的导师、美国的领导实施了惨无人道的杀戮。
并且将他的邪恶技术带到了中国去。帮助邪恶的中国政府开启了控制士兵大脑的罪恶行为。
将那些士兵洗脑成为了没有感情没有恐惧,只知道杀戮的机器。
然后影片的主角,代表着正义的美国精英士兵瑞克在战场上发现了中国士兵的异样。
然后根据线索去捣毁了中国的邪恶的洗脑工厂。
虽然最后战争没有赢,但是却让中国无法在生产这些邪恶的洗脑士兵了。
在电影的最后,瑞克乘坐回美国的船上,他眺望着亚洲的方向说道:“我会回来的,为了拯救这片土地!”
他说的斩钉截铁,说的义正言辞。整个片子拍摄的特别狂暴,血浆番茄酱用的够多,给人看的有一种血脉喷张的爽感。
还真别说,就这样的片子,还真的取得了不少的票房。
就像是现在在西柏林上映的时候,上座率还能有六成。 在法国、英国虽然说影评一般, 但是因为够暴力够血浆,还是吸引了不少人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