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团圆(上)(第3/3页)

但是吧,有的事情真的是有天赋的。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和人比那什么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许鹿希少年时期的傲骨,总是被陆光达打击的体无完肤。虽然说陆光达完全不知道这回事。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去许家做客,许家妹妹就会准备一堆难题来问自己。

若是平常安稳时节,事情便该如话本小说里的爱情故事一样发展下去。

少年成长为一代宗师,少女倾慕于少年哥哥的才华,并在家人的支持之下两人郎情妾意,成婚办喜。

可惜,抗日战争打破了一切本该平静的美好。中国之大,却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一直到战争结束的1945年,回到北京大学担任助教的陆光达在教室里发现了一张熟悉的脸。

故事,又继续了。

两人的故事到这里本该平稳的继续下去。

他们本该漫步在未名湖边,聊一聊哲学,说一说绘画,谈一谈音乐。偶尔或许会做个数学题解闷。

金秋时节去爬爬香山,冬雪时分去故宫博物院看红墙绿瓦映白雪。

然后在长辈的撮合之下,理所当然的成婚。

本该是走到这一步的,甚至于陆光达的姐姐和许鹿希的母亲都准备好两人合力推一推,直接把陆光达和许鹿希的事情彻底定下来的。

郎有情,妾有意,本该是天作之合。

陆光达却因一封调令,人间蒸发没人知道他去了哪,也没有人知道他在干什么。

一年只有几封信来报平安。对自己做的是什么,他只字不提。只是在几封信的末尾潦草的字迹问许鹿希是否安好。

那笔迹似乎是临时加的,又似乎是有千斤之重。他歪歪斜斜的写着,莫要误了许鹿希的人生幸福。

他后半生怕是无法再与她伴游来名湖,再爬香山看红叶了。

人生之路很长,希望许鹿希能找到自己的幸福。自己这一生怕是要托付给祖国的伟大事业了。

而其实内心早就有了决定,心有所属的许鹿希却有着自己的主义。

等。

这就是她的主义。

就像是小提琴的木材需要等三十年才能成材制作一样。她也要等到陆光达回来那一天。

现在她轻轻抚摸小提琴,内心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