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兄弟只配吃炸糕(第2/2页)

他们对着热情的想要购买这些大米的北京市民们说道。

“大家伙不要着急,这款大米是我们湛江农科院大米研究中心新弄出来的。我们相信未来三到五年内,这款大米一定会在中国铺开来的。”

“到时候大家就能在粮店里买到这种大米了。不仅便宜而且好吃!我们这些研究粮食的,就希望我们所有中国人每个人都能吃饱饭。不仅仅是要吃饱,更要吃好!”

袁隆平说出这些话,这是真心实意的。因为就在今年主席南下考察,特别去了他们的农业研究院。

不光吃了他们种植的大米,还发表了重要的讲话。

“有人说我们这些泥腿子搞共产主义就是因为我们穷,所以才搞这个。他们说让我们看看国外的那一些发达国家,什么英国法国美国他们为什么不搞共产主义,因为他们不搞共产主义,所以他们才有钱!要我说他们是放屁!”

主席说话很多时候并不是一派官腔,也不会过度拿捏腔调。他是一个真性情的人,有的时候脏话脱口就说出来了。尤其是在非国事的场合上和老百姓讲话,他都会尽可能简单易懂,而不是强行搞些中译中的鬼话。

“我们中国现在穷,不是因为搞共产主义穷,我们现在是因为生产力落后,生产技术落后,所以才穷,这和共产主义没有任何关系。相反,只有我们搞了共产主义,把我们的力量集中起来,才能够发展我们的生产力,突破我们的劳动上限!”

“老百姓别的不懂,但是饭碗里的米饭他们是最懂。锅里有没有米,盘子里有没有菜。几天能吃一顿肉,什么时候能吃一条鱼,这些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本账。”

“你们这些科研人员做的事情很重要啊。没有你们,我们中国老百姓想要吃饱饭是很困难的。我期待你们能够做出更好的良种,找出更科学的农耕方法。并且将之推广到全国开去。配合上我们的化工产业的进步,农业机械的推广,让我们老百姓切切实实的能够端好手上的饭碗,每天都有这么好吃的大米饭,大白面馒头!”

主席当时在湛江农科院的讲话袁降平记忆犹新。

当时他把自己的手掌都拍红了。他和他的同伴们都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在一次酒后,他和自己那位种菠萝的学长大声的吼道:“中国人挨饿的历史,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完结!我们要让所有中国人都能吃得饱!锅里有米,菜里有肉!”

当时那位种菠萝的学长也喝了半瓶广东五加皮。和袁隆平一样,也是喝了个半醉,他站起来,跟着袁隆平一起吼道。

“小袁说的好!你好好种粮食,我好好搞水果。这菠萝弄好了,咱们还有好多课题要做。我们要在中国南方建成一个大大的果园。”

“香蕉,荔枝,龙眼,西瓜!我要在我退休之前,让所有中国人想吃什么水果就吃什么水果!”

“我要让哈尔滨的工人也能吃到产自于广东的香蕉、荔枝!我们要生产各种水果加工制品,卖到全中国、卖去全世界!”

“好!你说的好,咱们干了这杯,明天继续努力!”

在夜幕下,一群农业技术人员在丰收时喝得醉醺醺。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已经开始慢慢看见了成果。多年积压的情绪终于可以得到爆发了。

张福并不清楚这些农业科技人员到底在这几年里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但是他知道袁隆平的那个米饭可真好吃,而就在主粮展台的旁边正是各种副食品的展台。

如果说那些带包装的深加工副食品显得有些高大,让张福觉得有些距离的话。

那么站台上那些肆意飘香的水果,则让他食指大动,也让北京市民们口水直流。

新鲜的菠萝,刚刚催熟的香蕉,犹如紫宝石一样的葡萄……还有许多张福只看过图片,没见过事物的水果

这次他都一看见了。没有犹豫,他和其他的北京市民一样,加入了抢购的大军之中,这些产自于南方热带的水果在北京可不容易见到。

相比于什么时候都能去买的深加工食品,张福觉得这个时候买一串新鲜的葡萄给曹文清吃的话,她肯定记忆更深。

然后再买一挂香蕉给爸妈吃吃看。

至于自家的那4个兄弟。等会儿散场的时候留上一毛钱给他们买炸糕就好了。小屁孩懂什么,能吃炸糕就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