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义勇千万(第2/3页)

54年大水是一场持久战。从五月末开始慢慢涨水,到六月七月的高峰,高水位将持续超过七十天。

而在此鏖战的战士们将和老天爷比一场耐力赛。是人挡住水,还是水淹没人。

塞宾不好说,也不好做判断。他只能用自己的相机将所见的一切都记录下来。

那些挥汗如雨的战士,那些躺在距离大堤仅仅只有两百米处在睡觉休息的战士们。

当他看见一群又一群九江市民推着板车、骑着三轮将各种后勤物资送来的时候,塞宾又一次被震撼了。

不需要别人组织,这些市民们,还有在九江市内避难的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的后勤支援队伍,他们送来了绿豆汤,红薯稀饭。

“甜的,喝一口甜的绿豆汤补补。喝完了才有力气干活叻! "有市民挑着一个大桶来,大桶里面装满了着开花的绿豆。他拿着海碗就站在战士们运送沙石的路边。

那些空着手准备去搬运沙石的战士都被他拦下,在他的要求下灌下一大碗绿豆汤。

和他一样的人不少,看。上去他们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的后勤支援。因为每个人送的东西都不一样。有的是绿豆汤,有的是红豆汤,有的是银耳汤。这些汤有的浓,有的淡。

而有的大娘大爷则是带着干净的水和毛巾前往那些战士休整的地方,为那些热的几乎虚脱的战士们降温。

他们就像是战士的爷爷奶奶一样,用湿毛巾给战士们擦后背降温,或拿着扇子给战士们扇风降温。

还有人骑着三轮车,带来了大桶大桶的煮面。是细粮的挂面,面条里面除了白菜叶之外,还有肉末和鸡蛋。

他免费发给战士们吃。这些东西显然都是他自己做的。

因为塞宾还看到,除了这个送面条的老哥之外,还有一些妇女挑着大桶大桶炒好的菜和大白米饭来大堤这边。

中国确实很穷,这一点塞宾是可以确认的。从这些老百姓的衣着他就能确认这一点。他们肯定不如自己家乡的巴黎市民过的富裕。

但是他却能分明的看到,那些被送来的菜肴里有着大块大块的肉。

塞宾不知道这些肉食对这些老百姓意味着什么。但是想必是很珍贵的。

他默默的记录着这一切。在这样的大洪水面前,塞宾见识了一场自己从前没有见过的场景。

没有轰乱的人群,没有镇压的军队,没有满街的哭喊和喧闹。

有的是另一种井井有条。所有人都在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城市里的男人和女人们在努力,老人和孩子们也在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用自己的镜头和文字将这一切默默记录。

[也许中国并不是我的同行们所认为的那样。这里的人民有着超乎寻常的毅力,我有些明白为什么美军会在朝鲜被击败了,他们不是败在了战场的几十万志愿军手上,而是他们身后的几亿中国百姓击败了几十万美军……

就在塞宾写着这些东西的时候,翻译小刘带来了一个消息。

余干县决堤,这边正组织救援,问塞宾要不要去看。这个行程很危险。

塞宾表示他不怕,只怕没东西可写。

他跟上了前去救援张主任和党员冲锋队的队伍。九江这边的部队有冲锋舟。这设备比下面乡县的木船强多了,救援力度也更大。

趁着天未下雨,救援队伍开着冲锋舟驶向决堤的余干县。

冲锋舟刚到地方就看见几条木船正运着一些百姓朝高处赶。

”是余干县防汛办的张主任吗? "冲锋舟上的战士反问。

“我们是党员冲锋队的。余干县里还有一些人没有及时撤离。我们在转运人员,你们帮我们一把。

张主任正带人操船去沿街搜寻还有没有在家里没来得及跑的老百姓。那边那个大屋子顶上,还有十个避难的老百姓,你们接一下吧! "木船的党员冲锋队成员回答。

“好! "冲锋舟上的战士回应。

当救下这里的十个老百姓,那些党员冲锋队的成员们并没有撤离,而是继续操船寻找未来来得及撤离的老百姓。

一路上他们碰到了好几十几名被张主任带人转移到高房子处等待救援的老百姓。

但是他们救下了老百姓,但是却一直没有找到张主任。

“张主任去哪了? "当他们在县城转悠了一遍,找到了最后几名被安置到了高房子等待救援的老百姓后,冲锋舟上的班长问道。

“张主任说要操船去县城外围看看。他说外围肯定有老百姓舍不得家业没转移的。趁着现在水还小,他赶紧把人带回来。

得到情报,冲锋舟部队向县城周边进发。

刚刚出了县城,他们就看见了最不想看见的一幕。两棵树之间一艘倾翻的木船,树枝上还挂着一件红色的救生衣。那是余干县防汛办的张主任的船和救生衣。国而他却以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