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准备的和添乱的(第3/4页)
“现在人手不够,这些天一直大雨,搬东西本来就慢,有的东西滞留着码头货场都一两天了,要趁着今天雨势小赶紧运走,你们辛苦一下帮忙一 起卸货吧。”
码头负责管理搬运的工头,已经抽不出人手来帮季东来搬东西了。
季东没法子,只能够想办法自己和人一起把船上的东西搬运下来。
现在九江虽然说是连日大雨,但其实水位并没有长到多么夸张的程度距离这些年修筑加强的堤坝还有一段距离呢。
但是现在九江市新任的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李指挥却并没有任何高枕无忧的情绪。
相比于。上游村那个有些玩忽职守,甚至丝毫不在意的张海村支书来说。九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李指挥可要紧张的多。
他披着雨衣来到了九江现在还能运行的几个码头。码头上有来自九江市机械厂。五金厂,还有水管厂等各个厂里的搬运工。
厂里的生产活动都已经暂时停顿,优先为储备防汛抗旱战略物资而让路。
李指挥也不知道上面为什么那么笃定,说今年一定会出现特别强的降雨。要求各级部]做好全力应对的准备。
甚至于省里面特别派了专员下来和他打了招呼。
九江有几处地势较为低洼的地方,还有几处堤坝没有完全修好的地方,这些地方很有可能是保不住的。
上级要求李指挥提前就要进行好部署,准备好接纳这些地区可能会产生的灾民。
而日上级用的口吻是非常有可能。
一般在官场上面的事情都不会说死,但是说到非常有可能,那基本上就说明了中央的气象部门,确实不看好今年的雨水形式。
相比较那些每天只能看报纸或者是听收音机来了解情况的老百姓来说。
李指挥能了解的情况更多,从建国开始国家就大力的修建各种水库,尤其是在长江沿岸。
这些水库基本。上都是组织各地的村民或者是企业职工进行修建。其主要目的就两个,一个是蓄水灌溉。另一个则是在特大洪涝灾害时用来分流洪峰。
李指挥知道上游已经有很多水库已经蓄满了。荆门江淮河一线,现在虽然说不上是洪峰告急。
但也确实是有不小的压力。
“李指挥还有一批物资, 将会在今天晚上的时候通过火车运抵。上级说是大量 的救生衣和冲锋舟等设备。”就在李指挥巡视完码头,进行堤坝巡视的时候,他的秘书打着雨伞跑来。
“而且还有一个消息。”
"讲。”
“几个军区都有部队开始调动。是公开的信息,说是向我们这边还有武汉以及淮河沿岸调动部队。
上级要求我们准备在一个星期之后迎接上万名解放军的到来。”
李指挥的眼皮子忍不住跳了一下。
看起来事情可能会比自己预想的还要严重。
事情也确实比他要预想的还严重,当时间滑到6月底的时候。整个南方的天就好像漏了一样。瓢泼大雨没日没夜的下。
九江的防洪堤坝还没垮,但是九江城市内那些的低洼地方已经开始出现了严重的内涝。
有六条街道,水已经超过半米深,根本无法居住了。受灾人群已经超过3000人。
幸好之前国家准备的防灾帐篷基本都算是到位了。
防汛抗旱指挥部,尽可能的组织民众进行撤离,如果有亲戚家可以住的,优先住到亲戚朋友家去。
如果没有地方可以投奔的,则会安排进防灾帐篷进行居住。
九江市内已经开始在地势高且相对平坦的地方,支起一个又一个的临时安置区。
从全省各地支原来的医生护士群体则开始在人员密集的安置区内开始每日的消杀作业。以及定期的身体检查,以免有人在这期间染上疫病。
目前来看,九江一切井并有条。虽然说依旧是大雨滂沱。但是市区内的老百姓却不怎么担心。
可是李指挥知道九江市。难的不是市区里面的这些人,而是九江市周边那些村子里的人该怎么办?
……
九江市下都昌县田畔街。防汛抗旱指挥部任命的防汛指挥主任李常在只觉得头大如斗。
“tmd,李有田一家又去哪里了!”在临时安置点里,他刚刚分发完今日份的救灾物资,确保每一个家庭都有能吃饱的食物之后,发现有一份没发出去。
后来清点名册,一看又是李有田不在。
“李主任,这几日雨小了,水好像也退了。李有田说要回家看看。”有村民在那嚼着应急饼干喝着用净水片滤过的净水,吃东西的间歇这么说着。
李常在忍不住猛的一拍额头:“李有田啊,李有田你可真会给我找事儿。我昨天不是给你们说了气象台预报吗?今天晚间将会有大到暴雨。而且昨天晚 上到今天是没下雨,水好像是退了,但是今天晚上有暴雨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