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请君入瓮(第2/3页)
戴森还和江明聊技术。 “杜邦给出的技术过于落后了。”在饭桌上和戴森吃吃喝喝显得很热络的江明一副年轻人大嘴巴的模样。 “太落后,不是一点点落后。是落后非常非常多!”戴森竖起耳朵听:“还请江明先生指点。” “首先吧,你们给我们报的是四十年代早期的技术。最近十年化工技术迭代很快。五年一个小迭代,十年一个大迭代。你们给的技术都是上两代的了。” “呵呵。四十年代的技术不是容易掌握嘛。我们也是看中国基础建设比较薄弱,所以才选出最适合的技术嘛。”
戴森说这话的时候是丝毫不会脸红的。
江明好像喝醉了,脸上一坨红红的颜色,他继续道:“呵呵,是适合啊,还是不想给啊。我和你说吧,你不想给也没事儿。东德那边有大公司愿意给的。” “苏联的技术虽然落后吧。但是人家半卖半送啊。捷克帮咱联系了欧洲的集团,可以一起研究呢!”
戴森故意装着不知道的样子,试探的问道:“研究什么啊?” “CO2气提法啊!我们有全套的技……术资料。”
江明看起来喝醉了,已经有些大舌头了。 “你们应该也在研究吧。呵呵,也不知道你们研究的怎么样了。戴森老弟啊,我和你说啊……你们藏着掖着没用。你们那点技术,我们早吃透了。”江明充大辈道。 “什么十五分钟慢加温高压洗涤器预热软水140摄氏度,低压冷凝器预热液态氨到六十摄氏度,还有什么什么蒸汽什么的,咱们都知道!” “你给我扯你们这些烂犊子没用。叶部长瞅不上,我们国家主席也瞅不上。两亿美元呢,给钱还可以一起共享技术,你说东德啊、欧洲啊、老大哥的那些公司工厂是不是要上赶着给咱送钱!”
戴森听到这里,心里已经是翻江倒海了。
因为江明随口说的几句话已经是非常详细的参数了。
这加工工艺是杜邦反复实验多年才得到的最佳升温数据和升温时间。
这属于核心机密了,江明随口就说出来。
那么就是说中国真的掌握了这项技术?!
而且他们会把这项技术作为一项附加条件加入到两亿美元的大单里?
我XXXXX!你们中国人是准备搞死杜邦下面的化肥厂吗?!
你们打算开源这个技术,让全世界大化肥厂都没钱赚吗?!不对,如果是落到欧洲公司手里,那就是直接跳起来和杜邦打对台戏了。
杜邦的化肥版图要被撕掉一大块啊!
这是资本家能忍的?江明说道这里,他摆摆手道:“哎呀,不行了。这酒真厉害,我先撤了。戴森兄弟,不是不帮你。是你们杜邦真不行啊。”
说着话江明勉强站起身拍了拍戴森的肩膀,然后摇摇晃晃醉醺醺的走了。
小孙早就在门外等着他呢。在小孙的搀扶下,江明上了一辆汽车。上到车上后,原本看着醉醺醺大嘴巴的江明瞬间清醒了。 “小孙,找个馄饨摊吃夜宵吧。” “怎么,大龙虾没吃饱?” “呵呵。”江明笑而不语。
车停在街角,江明和小孙来到九龙一条居民区的夜宵街。
说是夜宵街是因为每到晚上就会有很多人来这摆摊做生意。
卖面条的、馄饨的、小商品的等等,种类繁多。馄饨摊后,一名十二三岁的小孩子正借着炉火的光在看书。 “小鬼,你家大人呢?” “大人去买东西了。要吃什么,我会煮馄饨的。” “两碗馄饨。”
小孩熟练的从笼屉里数出十六个馄饨丢进锅中煮沸。
江明好奇的拿起小孩看的书。是《漫画新时代》刊印的番外单行本。这个单行本是《长征》,一共上中下三册算是把长征的故事给画完了。
也是好几百页的故事。江明看了看书,然后递给小孙。小孙看了眼,笑了。
然后对煮馄饨的小孩说道: “小鬼,你喜欢看这个漫画啊。” “是啊。是我期末考了第一名,我妈才给我买的。”小孩点点头。 “你读什么学校?” “信义中学。” “哇,你读到初中了啊!”小孙惊叹道。
小摊贩很少会把孩子送到中学读书,因为成本太高了。能读完几年小学,不是文盲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小孩道:“嗯。妈妈说要好好读书才能明事理。客人,你们的馄饨好了。”
孩子把两碗馄饨送了过来。
江明点点头:“你喜欢读书?” “嗯!我喜欢读书,妈妈常说要我好好读书。以后当一个有用的人,回去建设家乡。” “你是哪的人?” “我家是从福建逃荒跑来香港的。妈妈说那个时候县里每天都饿死人。不要说馄饨了,连野菜野果都没有得吃了。” “要是老家没有饥荒就好了。那我现在可能就是在老家了。我现在就想能好好读书,以后能当空军,和志愿军的空军一样,开飞机在天上把侵略者都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