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请君入瓮
杜邦必须要召开紧急会议了。戴森带来的信息太可怕了。
杜邦还在实验室里刚刚成功的CO2气提法,杜邦可是连一个字都没透露啊!
这是公司化工部门最高级别的机密之一。
历史上里也确实是如此,在五八年才有化工厂开始利用这个方法生产化肥。
因为在CO2气提法前,杜邦使用本代的技术已经足够在国际市场上拼杀了。
资本公司的技术换代从来都不是什么好就用什么。
而是只要上一代技术还能赚钱,那么他们的技术就绝对不会迭代。在历史上里,五八年才开始使用这个方法,那是因为杜邦没有办法靠上一代技术躺着赚钱了,国际市场竞争的非常激烈,他们必须要提升自己的技术了。
而现在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中国人是怎么知道这个方法的?杜邦不否认,全世界肯定不止杜邦一个大公司在研究下一代尿素或合成氨的提取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绝对属于机密中的机密,没有人会告诉中国的。
苏联?那更加不可能了。苏联要是掌握了这种方法的话完全可以持续扩大小麦种植面积。
而不必让他们的居民还在吃混合面(白面+粗燕麦)的面包当主食。纯白面的面包才是这个时代大家喜欢的食物。
至于其他的公司透露?
先不说他们是否有可能比杜邦先一步完成这个项目的研究并且有了成果。
单说他们研究成功后就上赶着给中国人用这个技术,中国人是他们亲爹啊?
所以杜邦内部先要严查内部是否有人泄密……
并且派人探听其他有可能研究出CO2气提法的公司的口风。
当然,他们肯定是查不出结果的。 CO2气提法在五十年代属于高精尖中的高精尖……
不仅技术本身,还有相关设备生产和工艺都属于独一档的。
苏联在六十年代都没掌握。但是,这是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情况。如果放在更长的时间,比如说2000年以后。
这五十年代的技术方法早就是化工专业大学里的基本课了。
从工艺到设备,再到详细的参数和工艺改良,这几十年里不知道有学生写过多少论文……
不知道教授对其方法进行过多少次拨皮拆骨式的研究以用来教学讲课。
就这么说吧,杜邦现在视如珍宝的宝贝技术,在网咖那里就像是一盘烧得透烂的红烧大肘子。
只要轻轻一动筷子,那就是骨肉分离,皮软肉烂。别说杜邦藏着掖着的技术了,就连后续的几型改良方法网咖里面都有非常详细的记载。
相关有价值的论文摞起来比李锐还高。
这门技术可以说网咖里早就吃透了。最大的问题在于生产能力。包括冷凝设备和高压罐体,以及输送液氮和加压使用 的管道等。
这些东西中国现在还生产不了。
中国真正想要的其实就是这些玩意儿。
两亿美元撒出去,仅仅只为了买鱼?不,我们要的是买渔!而其中中国想要钓的大鱼就是杜邦。
因为杜邦的相关设备是目前全世界生产的最好的。
甚至杜邦有能力帮中国兴建一个完整的设备生产线。(苏联在这个时期都无法生产其中不少部件,部分设备在这个时期只有美国才能买到)不是那种上四十年代的老旧技术的玩意儿。
是真正的世界先进的生产线。但是想要钓杜邦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是一条狡猾的鲨鱼。
何时听过资本家做赔本的买卖?所以从驱逐戴森这件事开始,中国政府与杜邦的博弈就开始了。
现在来看,杜邦这条大鱼慢慢开始咬钩了。
美国杜邦集团内部开了一场高层会议。
会议决定,必须要让董事会成员和执行副总裁戴森去摸摸底。
中国到底是知道一个CO2气提法来诈自己呢,还是中国真的有相关技术。
为此杜邦甚至“非常具有诚意”的拿出了他们的本代技术产品来投石问路。
直接去北京是不行了,很难走通。但是在香港,这里可是有中央的代表的。
江明接待了戴森。或者说是戴森宴请了江明。在香港顶级的一间餐馆内,戴森请了一桌的生猛海鲜,还开了一瓶好酒。
就这么一顿饭,至少要付出上万港币。
外国人其实不是不懂中国人的餐桌谈生意的文化,其实西方国家也有类似的文化。
看看法国大仲马写的通俗小说吧,那些故事里有多少重要的生意都是在餐桌上谈好的。
只不过有的时候人家认为你不值得,所以懒得搭理你的餐桌文化,仅此而已。
而现在礼下于人,不过都是虚与委蛇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感觉吃到位,喝到位,气氛差不多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