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卡住你(第2/2页)

甚至还有南斯拉夫帮中国找来的国际掮客。

两亿多美元的大单啊!财帛动人心,没人不想要。等到戴森见到叶继壮部长的时候,已经是他来到中国的第五天。

在中国他很不方便,因为是秘密前来,他也不能直接给总部发电报。总部那边也没信息传过来。

所以在见到叶部长第一面的时候,戴森就直接开口说道:“贵国完全不需要考虑其他国家的任何化肥项目方案,以及任何生产化肥设备相关的产线。” “杜邦可以为中国提供最全面的产品线。”

说着,戴森直接把带来的文件连同照片一起交给了叶继壮(实际上一来中国就交给相关专家组,这里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步骤而已)。 “杜邦是全世界……”

戴森还准备侃侃而谈呢,叶继壮挥了挥手,打断他的话。 “你最开始拿来的资料,我们早就给我们的学者看了。目前杜邦可以拿出来的两套方案,一套是合成氨方案,一套是尿素方案。我们都看了,确实不错。”

戴森面如喜色,不过接下来他脸色难看了。 “但是我们也看了戴森能提供的生产线标准。你们移交的生产线最高只能生产压力在12MPa以下的高压容器。

而且缸体直径不超过三米。相关冷凝设备降温速度不够。整体转化比很低,至多百分之五十。

但是耗能很可怕,按照你们的设计来看,一个十万吨级的化肥厂,每一组设备每小时耗电高达40KW。太落后了。”

叶继壮淡淡的说着,这话一下就让戴森没法再说了。

为什么?因为杜邦确实是拿了落后两代的技术来的中国。

因为现在的中国化肥企业和化肥技术都极为落后。

在苏联援建之前,是侯德榜带人搞出来的联碱法来生产氮肥。

这个技术很符合中国国情,但也确实不先进。

而援助中国的苏联自己在化肥产业上其实也不行。

目前全世界化肥生产最先进的国家就是美国。

杜邦拿出最后两代的技术来中国都是有竞争力的。

因为苏联的化肥产线转化比也不高。东德可能有一些技术,但是能倾囊相授给中国?

杜邦是不信的。而对面的中国部长看上去老神在在,似乎真的一点都不在意自己的这些资料。 “原本我是不打算见你的。因为杜邦给出的资料太落后了。你们连CO2气提法都没有掌握,你们怎么敢要这个价格的?但是我有的同事说,还是见一见你吧,万一杜邦有别的办法呢。” “戴森?布朗先生,要是没什么事情我就先走了。捷克方面也帮我们联系了一些欧洲卖家。”

找国际掮客,不仅南斯拉夫能做捷克也能做。

而戴森?布朗在听到叶部长说出CO2气提法的时候脑子里轰的一声炸响了。

因为 CO2气提法是杜邦刚刚实验出来的新方法。

在同等条件下,尿素转化比从50%提高到了62%,电的消耗从40KW下降到了25KW,水的消耗量从80立方米下降到 66立方米。

耗能全面降低,产能全面拉高。这是一波质的飞跃。也是最新一代化肥生产新方向。

这是杜邦的下一代技术,杜邦还没投产呢,中国怎么知道的?所以没等叶继壮离开,戴森非常失礼的拦住了他。 “部长先生,您能详细说下CO2气提法你了解多少吗?”戴森有些忐忑。

这是杜邦的绝密资料,外人不应该知道的。

叶继壮看了眼他,然后淡淡的说道:“别的不清楚,但是我知道转化比提高了,至少有百分之六十的转化比。温度要求也下降了,从195摄氏度下降到了160摄氏度,进一步对冷凝设备的要求降低了,同时对压力容器的要求也下降了,从你们 给我们的设计图里最高22MPa下降到了14MPa。

嗯?这么一说你给我们的生产线只能生产12MPa以下的容器,岂不是坏了我们都没法修?”

叶继壮说道这里忽然有些生气,然后一把推开戴森。 “好了,我还有别的客人。如果没什么事情,请戴森?布朗先生离开吧。”这是下逐客令了。

戴森?布朗当天下午就坐飞机飞到广州,然后再被送去香港了。

看起来中国政府已经将毫无诚意的杜邦公司排除在外。

而戴森?布朗在到香港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电报回总部董事会。【伙计们,事情有些不妙。这一次如果我们不把中国人按住。他们将会在国际化肥市场上和我们一决高下。甚至全苏联都会掌握我们最新的技术。我们必须促使中国人和我们达成协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