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过于震撼(第2/4页)
东柏林市长郑重其事的在早间新闻宣布:“十月一日是新中国建国的日子。作为中德(民主)友好的象征,从今日开始到十月七日都将是中德友谊周。希望中德友谊长存。”
正如东柏林市长所说的一样,在他的早间新闻过后,东柏林还专门在广场的位置开辟了一角,放置了很多宣传材料,来介绍新中国的成立的经过。
从江西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国,到新中国建国的十几年都大概的介绍了一遍。
和东柏林一样这么做的还有华沙和莫斯科。
很多市民都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因为这是苏联率先做出的态度,这让很多社会主义阵营里的国家感觉到不可思议。
什么时候中国需要让苏联这样尊重了?
而这样的消息传回国之后,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人欢喜的是,中国在外国所得到的尊重。
而担忧的人担忧的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但不管怎么说,苏联的态度是摆出来了,不管怎么衡量这都算是一件好事。
对于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乃至在国际上的声望都是一个提升。
而就在这样花花轿子众人抬的情况下,十月一号终于是到了。
……
苏联,莫斯科。十月一日刚好赶在了休息日,茹科夫斯基航天学校难得休息。
作为一个军事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难得的一个休息日,学校里的一些学生们组团前往莫斯科。
茹科夫斯基距离莫斯科不远,也就六十来公里,大巴车开得快一个半小时,慢也就两个小时就能到了。
这群在军校里都学傻了的孩子们上了大巴车后就兴奋的不行。
快到莫斯科的时候大家伙一起合唱《喀秋莎》呢。就连司机都跟着一起打拍子来着。
黄志明和孙家栋也在这群学生之中。十一国庆,他们有空本来就打算来莫斯科。
因为大使馆准备在国庆召集他们这批留苏学生聚一聚,问问他们学习生活有没有困难,然后大使馆准备请他们搓一顿,帮他们改善一下伙食。
毕竟现在的留学生都是公费留学,伙食费方面的预算其实是比较紧张的。
中国的留学生基本都集中在莫斯科或者是莫斯科附近。
黄志明和孙家栋乘坐着大巴车才刚刚进入莫斯科,他们就被惊呆了。因为通往莫斯科红场的主道路两侧,苏联国旗与中国国旗交相辉映,插满了大街两侧。
虽然他们也通过广播和新闻知道了莫斯科在搞中苏友谊周。
但是他们属实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阵仗,十月一日的莫斯科居然全城飘满五星红旗。 “家栋,你看,是国旗!”
黄志明看见五星红旗后先是一呆,随后是无比兴奋的摇晃着孙家栋的肩膀。
孙家栋也从恍神中恢复过来,他推开黄志明的手说道:“我也看见了。”
而大巴车进入莫斯科后,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声音也传来。【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领袖斯大林总书记做出批示,新中国是我们苏联重要盟友……中苏友谊长存是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和谐的重要因素……】
【今日一早,斯大林总书记便专门电贺中国毛主席,祝贺新中国成立三周年……】
【在这里为各位送上一首中国歌曲《我的祖国》……】当【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旋律在大巴车内响起的时候,黄志明和孙家栋两人已经双拳紧握,眼睛微微湿润了。
安德烈看见后,过去拍了拍两人的肩膀:“不要哭,今天是你们国家的生日,你们应该高兴,感到自豪!”
孙家栋和黄志明对视一眼,纷纷说道:“你说得对,今日应该是要感到自豪!” “这就对了!”
安德烈重重地点头:“等会儿我们要去中国商场,体验熊猫随身听呢。你们去吗?”
孙家栋和黄志明闻言也是猛地点头。
安德烈当时作为苏联大学生运动队的代表前往朝鲜后,回来就捞回来一个熊猫牌随身听。
还真别说,这个随身听在学校内引起了轰动。甚至有教授在课上专门拆解了一遍,给学生们讲述里面的机械构造。
孙家栋和黄志明当时还记得那个教授把随身听完全拆卸后的眼神,那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 “真是不可思议。中国在生产这款机器上用了大量的冲压件和注塑件。这些细小的零件几乎都是一次性冲压成型。他们生产的模具已经达到了如此精度!这机械结构简直就是一个艺术品!”
教授这么说时,同学们也是非常好奇的上前围观。
当看见其中的精密零件时,很多同学也赞叹不已。全程只有安德烈黑着脸。
还好教授不是熊孩子,不会出现东西拆了装不回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