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暖与刺(第3/3页)
总理的话不用说得太透,李锐已经明白里面的意思了。
相比较于苏联接下来的任何一个领导人,也只有斯大林有胆子有责任让出一片土地来。因为用一片苏联无用的土地换来中国在亚洲对美国的掣肘,消耗美国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
这对苏联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是对于普通苏联人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苏联要是有一亿人口的话,其中大概九千九百九十九万人不知道图们江入海口这个犄角旮旯的破地方在哪儿。
但这不妨碍他们愤怒于苏联失去这一小片土地。
斯大林还敢拿这个当筹码,他要是下去了,没有任何一个苏联领导人敢做这样的决策。
“这是斯大林的投石问路,既然他把这个提上了会议筹码。那就证明他心里已经有了决策了。无非是想要用这种筹码捞取更多的好处罢了。”主席道。
“所以我们搞外交的同志不能急。既然赫鲁晓夫同志已经抛出来吸引我们的胃口了。那我们也不要急吼吼的上当。”
“赫鲁晓夫同志,和那些苏联代表团的同志不是都没好好的逛过中国吗?总理啊,我听说你最近也很累。不如就带着代表团的同志们游玩一下,你也休息一下。”主席笑呵呵的说着。
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晾一晾他们。
“毕竟图们江出海口又不是非要从苏联人手上要。”主席的话意有所指。
总理点点头:“好,那就听主席的。”
末了总理又长叹一句:“我真希望能在我死前看到外东北问题以一种中苏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得到解决。不要真的死上几百万人,也不要让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故土就此分离啊。”
主席拍了拍总理的肩膀:“会有办法的,形式总是在变化嘛。要给我们国家一点时间,给我们的工人、科学家、农民一些时间。给我们的年轻人一些时间。”
说到年轻人,主席和总理不约而同看向房间里最年轻的那个人——李锐。
李锐有些懵逼,等等,不是说我吧,你们肯定不是在指望我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