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惊了窝子(第3/4页)

伙计原本看着张艺林一身酒气有些不满,害怕这个醉鬼等会儿吐在包间里被经理责怪。但是听到能有一毛钱的打赏,他立刻来劲了:“客人您要买什么?”

“去帮我买《朝闻》、《漫画新时代》、《艺林文摘》、《曙光文摘》来。”

“好勒!”伙计高兴的拿着钱走了。

张艺林冷眼的看着这一切,又闷闷的喝了一口酒。

过了没一会儿,只见伙计满脸沮丧的回来,把钱都还了回来:“客人,对不住了。一本都没买到,这赏钱还是算了。”

金福瑞纳闷了:“怎么就买不到了?”

伙计道:“《朝闻》、《漫画新时代》、《曙光文摘》早就卖完了。每次都是上一批就卖一批,书社都买不到货,现在根本就没有货了。”

“那《意林文摘》呢?”金福瑞追问。

“也没货。”

“卖完了?”

“不是,书社老板说那玩意儿根本没人看,他早就不进了,还说里面写的东西都不知道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他推荐客人买《进步文摘》,他店里还有最后两本。客人你要买吗?”

伙计的话刚说完,那边的张艺林就突然放声笑道:“哈哈哈!这碌碌世人何等之庸俗!之道农村婚礼的热闹,却不知风花雪月之美!哈哈哈!哈哈哈!”

张艺林一边狂笑,一边打开酒壶给自己灌酒。

伙计指着他道:“客人,我们是茶社不许喝酒。你要是喝醉了怎么办啊?”

“这里是两毛钱你出去吧。他想喝就让他喝点吧。等会儿我会把我朋友带走的。”金福瑞抽出两毛钱递给伙计。

伙计看看两毛钱又看看张艺林,来回看了好几眼,还是觉得两毛钱比较重要。收了钱推门出去。

这推开包间的门就能听见一楼散台传来的嘈杂之声。杭州的市民百姓在一楼散台喝茶聊天,还有收音机喇叭里传来的广播剧《小二黑结婚》。

现在的广播剧对老百姓来说就像是看电视剧一样。广播剧因为加入了配音、配乐,并且是让多人配音演绎,和传统评书有很大差别。在后世还有很多人喜欢听广播剧,对现在的人来说广播剧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也很好听很有意思。

至少不用听老评书先生强行捏着一个细嗓假扮二八少女讲述评书里关于女性的故事。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根据陕西农村乡土风情而写的小说。最近被李锐让人改编成了广播剧。对于杭州市民来说,陕西农村的风土民情在广播里展现出来很有意思,家长里短也是很多人热于讨论的,还有农村的变化等等。

不过在杭州市民看来很有意思的广播剧落到张艺林耳朵里,却觉得污了自己的耳朵。

他猛地一把把门关上,把一切嘈杂只音隔绝门外。

“福瑞兄,这当今天下已经变了。已经没我们这些人的立足之地啊。我忽然之间仿佛明白了洪昇之遇啊!”张艺林闷着喝酒。

金福瑞也不知该怎么劝他?难道告诉他:你不是最惨的。江湖社论上个月只卖了一百本,主编江单被一群人追着要稿费。他因为拖欠稿费被告上法庭,法庭要求他强制支付员工工资和作者稿费,听说要闹到卖房呢。

听说蓉城事报每天的销量都不足一千份,那可是一份日报啊。那主编现在已经焦头烂额的要完了。难怪之前听说要反李锐,他们那么积极,原来都是活不下去了啊。

你这一个月还能卖五百分月刊,其实不错了。至少月刊杂志单价比周刊和日报贵多了不是。你还没被人追着要稿费要债不是?

不过这话金福瑞自然是不能说的。但是他不说,下面的老百姓可不知道包厢里有两个郁郁不得志的主编。

只听到有人在下面非常大声的吆喝一声:“快来,十二月刊的《朝闻》和《漫画新时代》已经到货了。就在隔壁的西湖书社,要买的赶紧啊。就到了三百本,晚了就没了啊!”

伴随着这一声吼,白沙茶社一楼散台的很多茶客都坐不住了。

“孩儿他娘,你带着孩子先待在这,我去买份《朝闻》。上次看到马成才回乡在村里开砖厂,我还想知道后续呢。”这是要买朝闻的顾客。

还有要买漫画新时代的顾客:“爸爸,你说了我十一月月考全班第一,你给我买《漫画新时代》的,我们去买吧,上次就没买到。”

“好好好,等爸爸把茶钱结了,我们去买。”

很快,旁边的西湖书社就排期长长的队伍。几本杂志就引发了这样的震动,从二楼的窗户看出去都能看见那条排队的队伍。

张艺林喝着酒在冷笑。

金福瑞沉默不做声。

最后张艺林手指着窗外大声道:“金兄,这天下已经是泥腿子的天下了。你我祖上具有风骨之人已在这天下无立锥之地了。这泥腿子是要把我们文化人赶尽杀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