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让荣耀重归法兰西

中国、北京。

当主席拿到从莫斯科传回来的信息时,他也笑了,如斯大林一样笑的灿烂。

总理在一旁打趣道:“主席,看了这个消息,今天晚上能多吃两碗饭吧。”

“我今晚不用菜,就着这消息能吃三大碗呐!”主席哈哈一笑。

“多亏那些欧洲的媒体报纸哦,不然李锐同志搞的这个动画宣传,怕是引不起这么大的反应。这次真的是顺水推舟了。”

总理道:“这是我们的李部长喜欢钓鱼啊,下了一个好鱼饵,藏了一枚好勾子。不把着玉儿全吃掉,不等钓鱼人拉钩,这鱼钩怕是没人会发现。”

“诶,不要说我们的李锐部长钓鱼。他每次都是打空军,他现在最烦别人说他钓鱼了。”主席笑着挥挥手。

“等下把这份文件抄录一分,送去给我们的李部长。最近他遭受的非议很多啊。”

总理喝了口热茶:“主席,这你就不要担心了。最近这一年,我明显感觉到我们的这位小李同志成长了不少。他能沉住气了。要是一年前,那些人的攻击或许能击倒他,但是现在,呵呵。那些藏在阴暗处的人跳出来,对我们的李部长来说是求之不得啊。”

“他的小本本上不知道记了多少名字了。这次刚好一次清空。”总理笑的很畅快。

主席也道:“嗯,这点我是相信我们李锐同志的。最近这一年能感受到他的巨大成长。他也确实应该要成长起来,不能总让我们这些老家伙给他遮风避雨嘛。他要自己长成参天大树,他是要庇护他人的。”

“不过李锐要做什么,要叮嘱他一下,不要操之过急毛毛糙糙。事情要做,就要做的漂漂亮亮。”

总理点点头:“嗯,是要漂漂亮亮的做了才好。不然拿笔杆子的人可是能用笔杀人的。”

“没事,我们李锐部长的笔杆子更粗更硬,写的大字报也比他们更大张嘛!”主席笑着说道。

总理想了想提醒了一句:“前日李锐同志遭受各种舆论攻击的时候,《民众日报》没有站出来表态,甚至还发表了好几篇文章。认为文化宣传工作不能好大喜功之类的文章。”

说道这里,主席的脸冷下来了:“文章我看了。写的不好,非常的不好!没有一点觉悟!如果不是李锐当晚来找我,我都想用笔名写一篇文章臭骂他们了。”

总理道:“还好主席你没有写啊。就在今天德国开始广播的时候,我们的李部长也发力了。《朝闻》、《青年报》、《曙光文摘》等李部长亲自领导发行的媒体同时发声了。”

“骂得可难听了。直接把《民众日报》等报纸骂成了街边捕风捉影的小报了。甚至拿英国的那个太阳报举例,认为他们在这么发展下去,也差不多要成一丘之貉了。甚至比不上英国那个小报转正的《独角兽》日报了。”

“我们的李锐部长看起来准备从民众日报开刀了。”总理这么说算是给主席通气。

主席点点头:“开刀就开吧,我们的媒体行业问题太多了。它们不像是上海那帮子拍电影的。任由毒瘤在我们的媒体行业生存发展,总是会变成那个传说中的癌症的。”

“李锐同志既然要开刀,那就告诉他不要怕。要下刀就要快准快狠。医生治病切肿瘤也会切到好肉的,但是因为舍得不一点点好肉而把肿瘤留在体内,最后的结果是要命的。”

“打仗不要怕打碎坛坛罐罐,整顿新闻行业也是一样。大不了打碎了全部重来!”主席的这番话算是要给李锐准备在52年实行的行业大清洗铺了底。

历史上中吃过的大亏不能再吃了,这一次主席等人可是看过了一次失败剧本了。走老路可不行。

“少了几份报纸看,死不了人的。我看李锐他带头办的《朝闻》《青年报》《进步文摘》《漫画新世代》就很好嘛。北京老百姓现在看的最多的不就是这些嘛?让他去做,放心大胆的去做!”

“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没怕,现在他已经有了备份和兜底,他怕什么?不堪用的就都砸了。”

总理点点头:“好。我也支持主席的决策。不过对于欧洲的形式,主席觉得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借力打力的地方吗?”

主席靠在沙发上,头枕着沙发靠背,双眼看着天花板沉思许久。

“向斯大林同志确定中、苏两国战略发展姿态。尤其是关于图门江入海口,我觉得这次事件之后,很有希望谈成。美国已经尝到了两线作战的恶果了,斯大林是个聪明的战略家,他懂得取舍。我们要尽快促成这件事。”主席和斯大林在某些想法上惊人的相似。

“另外,借由这次事件。让李锐同志以合作关系为由头,向苏联方面申请更多的关于文宣方面的援助。不管是相片生产线、胶片生产线、影刷机生产线和印刷厂相应配套的各种设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