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单纯的傻而已(第2/3页)
它给威廉带来的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威廉觉得:自己也要这样!这像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影像无言,但是却又一种无声的力量。
就连对摩托车一点兴趣都没有的德鲁和他老婆伊莲娜都忍不住赞赏道:“这个照片真好看。”
“哦,你要说信件的话,确实有一个。是中国那边送来的明信片,夹在书里的。”德鲁将明显片交给威廉。
【尊敬的威廉先生,恭喜你成为第3023名闪电I型车主。在这里我们代表闪电车厂全体员工感谢你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也将以最热忱的态度和最敬业的精神为您献上最优秀的产品。】
【在这里,我李毛岸英作为闪电车厂厂长再次对您的选择表示感谢,祝您及家人身体健康,工作、学习顺利。】
明信片很短,但是威廉第一次收到来自遥远异国的明信片,而且是由一名素未谋面的中国人寄过来的。
这种感觉就很奇妙。而更奇妙的是德鲁手上的那一本杂志。
“爸,这本杂志是我订购摩托车,他们送的?”
“我看了看,好像是的。中国人真的太厉害了!这本杂志不说免费送了,即便是花钱购买也是值得的。”德鲁赞叹的将杂志交到威廉手上。
“这本杂志至少价值三马克!”
拿到杂志翻了翻,威廉很快明白为什么老爸会这么说。
因为威廉原本单纯的以为这本杂志是一本关于“闪电I”摩托车介绍的。但是真的打开看之后他才发现完全不是这样。
翻开杂志的内容,确实是关于摩托车的。准确来说是关于摩托车厂的,里面用照片记录下了摩托车厂的生产线的模样,工人们正在努力干活的模样。
还有摩托车厂正在扩充生产线,用以满足爆单的订单。
除了这些基础介绍之外,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比如说杂志上介绍了一个叫做张芳芳的女电焊工和其他男电焊工比武电焊的故事。他们比一比谁焊接的车架又快又好。
大量的的照片辅以文字将整个故事串了起来。那些彩色照片是那么鲜艳逼真。仅仅是当一个故事来看都会很有意思。
当那个名叫张芳芳的女焊工和那名男焊工打了个平手,摘下焊接面罩两人相视一笑的时候。威廉觉得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
他在这一刻忽然觉得自己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件商品。而是和在万里之遥一群素未蒙面的人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联系。
而类似的小故事不仅仅有这个,还有很多。杂志里甚至记录了工厂旁边出现了一群野猪,工人们如何驱逐野猪都记录了进来。
照片里,那些中国工人用鞭炮土枪把野猪吓唬走的场景很有意思。
还有工厂招工,那些年轻人们在工厂前排队进厂面试的场景。那些年轻人眼神里充满了憧憬和不安。
这本杂志就像是一个老友在记载发生在他身边有趣的事情,然后一点点和你分享。
他还在后面告诉你,摩托车应该怎么骑,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怎么样做一名合格优雅绅士的骑士。而不是和那些退役的美国老兵一样,把哈雷的排气管拆了,轰隆隆的吵得全城的人都不用睡觉,他们还觉得很酷。
优雅的骑士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搭配什么样的裤子,带什么手套和头盔。他们应该玩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
比如说骑着摩托去咖啡厅,大家优雅的玩一局充满充智力博弈的万智牌和游戏王就很不错。
这比那些骑着哈雷取掉排气管的垃圾车,那些患有PTSD和躁郁症的美国退役老兵强。
在吃饭的时候威廉都忍不住一直在看这杂志。因为里面的内容真的很好看。虽然感觉里面好像有一些广告,但是这不影响这本杂志的可读性。
威廉并不知道,中国搞来的可不只是这一本杂志。而是针对所有在购物节上预购了中国产品的顾客都发过来了杂志。
而杂志分为很多不同的版本,那些订购了家庭用品的女性顾客给她们发的是针对女性的杂志。包括食谱、烘焙、健身运动、美容穿搭。
那些订购了工具的人,则是给他们发了关于手工DIY的杂志。
像威廉这种订购了摩托车的顾客则是发了这样的杂志。
这些杂志印刷都很精美,不管它里面是不是有广告,都会让人有忍不住想要翻看的冲动。
虽然在搞这些杂志的时候,国内有人质疑李锐这么搞是不是浪费钱。因为杂志的印刷成本将由那些工厂平摊。
但是李锐压下一切的反对意见,坚决要搞这个。
“培养顾客的消费习惯和对某个品牌的信赖,远比只是卖一次商品给他们重要!我们国家也有很多老字号,这些老字号当然有它们的问题。但是一个老字号能开一百年以上,必然有它们的优点。如何维系顾客,如何让人不断回购你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