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要不然我们建墙吧(第3/4页)

魏靖兰急忙站了起来:“报告大使,我没有紧张!”

大使笑了笑:“紧张也没什么,外面有几万德国人,换我,我也紧张。但是你不要怕,因为怕也没用。

李部长特别交代过我,说你们是我们中国宣传的一杆枪。要站在这朝着资本主义的心脏开火。”

“志愿军在朝鲜踢美国人的屁股,你们就要站在这,用音乐和歌声踹美国人的后院大门。李部长说,有时候你们的一首歌,也许抵得上志愿军一个师打上一仗。”

魏靖兰听到大使这么说,她忍不住道:“李部长真这么说的?”

“嗯,他写的电报里就是这么说的。说这次你们来,完全是他临时起意。这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你们有信心打赢这场战争吗?”

面对大使的询问,魏靖兰挺起胸膛道:“有!培训一年多了,我应该踏上我的战场了!”“好,小魏,上你的战场对敌人的心脏开火吧!”傍晚六点半,太阳低低的挂在西边还不肯落下去。

中国红建筑前早已人山人海。红色建筑前围起来的表演高台,早已有东柏林的警察站岗放哨。

东德和苏联的电视台也占据了好位置,架上了摄影机。

MI6的特工霍华德已经吃酸菜白肉吃到打饱嗝了,不能再吃了,再吃就吐酸水了。

东西柏林的人们对中国的小吃赞不绝口。

就在人声鼎沸喧哗之际,突然一阵音乐声传来。聚光灯打在了表演的舞台上,很多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一群中国的乐手走上了舞台,看上去一场音乐会就要开始。

一位身穿干练的女性工作套装,留着短发神采飞扬的女生站在了聚光灯下,用德语对着全场打招呼:“柏林,你好吗!”

女生清脆好听的声音通过大喇叭传递全场。

“这里是来自中国的“红色乐队”为你们表演。也许你们还不知道我们的名字,但是过了今晚之后,我们将主宰你们的收音机!”

霍德华听着这名中国女生的话,觉得她在吹牛。

她以为德国人是没听过好听的歌曲吗?

不过魏靖兰这番话到是吸引了全场所有人的目光了,他们想要知道这个小姑娘有什么样的能耐。

魏靖兰也没多少太多的废话,因为她毕竟还是个新人,这样的大场子,她控场能力显然还不行。

所以她选择了最简单直接的方法,那就是直接开唱。“曾经有一条船出海,她的名字叫茶壶号。随着风吹起,她扬帆起航。”

当富有节奏的歌唱和鼓声传来时,很多人开始不自觉的抖腿。

因为这是一首富有节奏的船歌,虽然后世中国短视频平台有很多营销号穿凿附会将其描述为海盗歌曲。

但实际上它就是一首关于打渔的船歌。

因为船歌的节奏型早就在百年前就有很明显的雏形了。

而德国虽然不是以海洋文明见长的国家,但是他们对这种传统船歌衍生出来的新船歌,却也莫名的喜欢。

很多人都开始跟随着魏靖兰的歌曲开始摇摆。

“还有不久,补给船就要来了。它给我们带来糖、茶和朗姆酒。当捕捉的鲸鱼被处理,我们走吧,再度出发……”

歌曲唱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捕鲸队。

当时人类还未能大规模开采使用石油,捕鲸炼油就成为了工业革命时期重要的原材料。

极富节奏感的韵律让人忍不住跟着一起抖腿,有的人还跟着节奏一起哼唱旋律。

因为这首歌的旋律真的非常简单。霍华德听了一遍都会唱了。而当魏靖兰唱完这首歌,现场已经开始有点热场了。

有人开始吹口哨叫好了。看着场子开始热了,魏靖兰放心了。想要热场,需要的是什么?当然是热歌啦!

魏靖兰也没有太多停顿,直接高喊了一声:“下面,苏维埃进行曲!”

(点开段评的BGM)这首曲子的名字一出来,现场沸腾了。因为自从李锐把这首后世用来黑苏。

但是又有俄罗斯人改词版本的《苏维埃进行曲》送给了苏联后。就成为了苏联对外宣传最好用的一首歌了。

这首歌的火爆程度到什么地步呢?这么说吧,苏联小学年底文艺汇演,十个小朋友有七个要表演唱这首歌。

苏联人还把它翻译成了德文版,在德国传唱度也极高。不说十个小朋友唱七个吧,但是唱四个也是有的。

这主要还是德国人对苏联的感情比较复杂导致的。

《苏维埃进行曲》的曲调高亢昂扬,现场的气氛瞬间就点燃了。但是作为MI6的特工,霍华德还是很冷静的。

他看着现场的气氛,虽然很热。但是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

台上表演的中国人不过是唱了一首新编的船歌,一首去年就很火的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