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宽进严出(第3/4页)
对于这些整齐的白墙房子,村民们和南洋子弟只是觉得房子好看罢了。
但是当他们进入到实训场地后,所有人都被震撼到了。一排排的机床整齐的排列在车间内。
车床、铣床、磨床、钻台……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这些钢铁机器上反射出冰冷的光泽。
一种难以言喻的,来自机器的工业之美震撼人心。不要说村民了,就算是在南洋搞机械加工的南洋子弟们骤然看见这么多机床都觉得震撼。
而震撼的东西还在继续,除了这些机加工实训车间外,还有电焊实训车间。
保护焊、氧弧焊、亚弧焊……木工实训车间,除了村民们所理解的拉大锯外,还有各种木工机床。
而木工实训车间的老师们制作的一个巨大斗拱结构树立在车间内,有一种及传统又现代的美感。
石匠、瓦匠这种手艺真的随便拜个师傅就能学吗?
至少南洋子弟觉得外面找师傅的话,肯定比不上学校里这种。飞檐翘角琉璃瓦,水磨大理石浮雕。
新工艺需要学,传统工艺也要学。要创新,同时也要传承,不然某天万一有人拿着自家传统的东西拿去全世界说是他们的,那可真的是哭都没地方哭了。
学校的参观完毕后,其实大家还是走马观花。
因为学校里涉及的职业教育培训很多。
里面还有驾驶培训、汽修培训以及其他各种培训等等。
里面可以教授的内容让村民们觉得大开眼界。
也让很多南洋子弟觉得兴奋。
最开始听到让他们当职业教育培训的老师时,他们也不清楚自己要去什么样的地方当老师。
而来了学校后,他们发现这所职业培训学校的条件比他们想象的好多了。
在这里当老师和在大学里当老师感觉差别不大。
而对于村民们来说,他们最关心的地方是他们能不能来这学技术?
当一百多名村民参观完毕,回去之后和其他村民讲了学校的事情后。
许多村民也上了心,他们纷纷围上了校长黄章,询问他怎么能到学校里学技术。
他们这些成年人能不能学等等。
黄章对大家说道:“都可以学,我们学校分不同学习的级别。从最初级的职业培训,到高级职业培训都有。还有给成年人准备的夜校。”
“初级技能培训三年,什么叫初级培训呢?就像是拖拉机专业吧,三年培训除了教你学会开拖拉机和基础修拖拉机,也教授相关的文化课程。”
“而中级课程除了教大家开拖拉机外,还有更加专业的维修课程,五年的时间内,还会发散到其他机械课程中。相关的文化课程也更多。”
“高级课程则会讲到机械原理,以及相关的加工、工艺等等课程。时间也更长,要学七年。”
黄章简单的为村民们做介绍。
“而面对成人,我们有夜校。在休息日和晚上上课。考虑到农闲农忙,所以你们想要上课,我们会尽可能的安排在晚上,实训安排在农闲。”
这样的介绍让不少村民觉得好像还不错。
而且听说小学毕业就能学,很多村民想着孩子读完小学来学个技术好像也不错。
唯一的问题就是关于学费。
不过黄章后续的介绍也让大家放心不少。
“至于学费,大家也不用担心。我们学校目前已经联系了好几家企业,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
只要学生能顺利毕业不挂科,学费将完全由政府和企业承担。学费采用先收后退的模式,每个学期考核过关,就将学费退回。”
“但是如果考核不过关,要挂科重修。那么一切费用由学生自己承担。”这个方式其实就是宽进严出的概念。
职业教育放宽准入门槛,小学毕业后就可以进来学习初等职业教育培训。
等于职校也承担了一部分普通学校的职能,毕竟在这里也要学习文化课程。
再加上这个年代因为有李锐带来的各种高技术资料,这就造成了学习外语不在是每个人的必要。
实际上后世那种所有人都要学外语,并且把英语当主课的概念实在让人恶心。
毕竟很多人一辈子都用不到英语。如果说相关专业需要使用外语,那么完全可以在大学学习相关科目时在开始学习专业英语。
后世学做瓷器画中国画的还要考英语四六级,并且作为硬性标准,这简直就是在搞笑。
去掉一门外语后,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课程了。
宽进严出,学费由企业和政府一同负担,而且看着这学校的水平感觉也很高。
在高碑店周边的村子中,村民们已经开始讨论是不是要把孩子送过去读书了。
而南洋子弟中已经开始有不少人写信回南洋,把他们的经历写进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