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结束与开始(第2/4页)

但香港现在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那就是纵观香港五十年代一直到七十年代的二十多年,香港大多数的民众都生活在两个黑恶势力的夹击之下。

一个是黑帮,一个是黑警。如今在香港不管做什么,哪怕是水果档卖水果也要有靠山。

也就是所谓的黑帮大哥罩着,不然就会被掀。

而投靠大哥要的是什么呢?

当然是钞票啦!黑帮要孝敬,警察要孝敬。

造成的后果就是很多人辛苦一个月赚钱,最后一半要上贡。政府的税要缴,黑帮的孝敬不能少,警察的规费每天收。

这个时候的香港人,看见警察和黑帮时真的想骂“冚家铲”!

“出力半斤,拿不回八两啊。”阿星无奈的摇摇头:“你们说内地会不会好点啊。之前听电台里说,亚洲汽水厂招人。感觉其实也可以啊,我都想去了。”

“你去,你去个鬼啊!你游过蛇口吗?鬼佬抓到把你当奸细打死啊!”有人反驳道。

最后还是阿华的爸爸开口:“大过年的,你们吵什么!”

这下大家都不出声了。

最后还是阿华的爸爸抽着烟低声说道:“还不如想想,什么时候北边打过来好了。”

“嘘。老爸,别乱说啊!”阿华连忙阻止到。

“大家都别乱说啊。”众人纷纷摇头表示不会乱说。

不过话说出去,就会落到一些人的心里,生根发芽。但是有些人也不抱很好的看法。

“怎么打过来呀,维多利亚港停的英国军舰是假的啊!美国佬的军舰也会来的呀。停在港口,大炮对着蛇口罗湖打,北边都过不来呀!”

“哎,说的有道理。怕是打不回来咯。”

“你们一个两个干什么啊,今天是除夕,能不能说点不扫兴的话!”阿华很不开心。

就想毛主席所说在延安文艺上所说的一样,文艺作品和文艺家是没办法超脱政治立场的。

要么为人民服务,要么为精英服务,这没办法做骑墙派。《半斤八两》就是站在老百姓立场上对被压榨的一种无奈和自我调侃。

放这首粤语歌,李锐自然有自己考虑。春晚不可能不成为政治宣传的风口。

但是政治宣传如何宣传用什么样的方式很重要。

那种强行撬开你的嘴,给你灌浓汤宝还要你相信是真鸡汤的宣传方式,绝对是最垃圾的一种。

因为浓汤宝和鸡汤,不少人还是可以分得清。优秀的政宣必须要贴合实际,要直击痛处。

而且不能有任何强行煽情或者强行幸福的地方。

为什么《白毛女》能成为新中国政宣的利器?还不是因为贴合实际。而这首《半斤八两》在香港造成的风潮,不亚于《白毛女》在内地的作用。

宣传最怕一次性下太多,就像是这次春晚,很多人提议可以多来点红歌。

甚至有人巴不得全部塞满红歌,但是被李锐给拒绝了。原因很简单,这是春晚,不是红歌会。

一次性塞太多歌颂祖国的歌曲并不一定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会起到反效果。

因为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这就像是羊汤里的胡椒粉一样,一定要适度。

适当的胡椒粉可以让羊汤更鲜美,但是太多了,羊汤就变味了。宣传必须要注意节奏,注意起承转合。

就像是李锐再三强调的,在保持输出正确的三观时,要做到老百姓喜闻乐见。

不能一种食物吃到饱。就像是烤鸭好吃,一次性逼着你吃十只,吃完后大概率你这辈子都不会在吃烤鸭了。

宣传也是如此。而在这首欢快的《半斤八两》结束后,许多香港人已经会唱了。

就像是阿星就忍不住唱道:“我们这班打工仔——”

其他工友也忍不住合唱。

因为这首歌已经不是一般的容易唱了,懂粤语的人听一遍基本就能哼,三遍就基本会唱了。

只是阿星这班工友在可惜。“还没学会这首歌呢。”“是啊,好像在听一遍,我真的好喜欢啊!”

相比于广东地区,尤其是香港地区的听众还没听够这首粤语的《半斤八两》时。

另一首闽南语歌曲又来了。

这会是轮到福建和台湾的听众很开心了。

广播音乐响起,闽南语开唱。【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

如果是在后世,这两句歌词只要起来,福建人的DNA就要动了。这首《爱拼才会赢》不知道陪伴多少福建人渡过艰苦岁月。

虽然后来被无数人调侃,这是一首在KTV里只有真正的大哥才唱的歌。

但至少这首歌催人上进拼搏克服困难的精神还是不错的。

平潭岛的播放功率已经放到最大了。

海峡对面的台湾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可以接收到大陆这边的广播讯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