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雅俗共赏
当这首委婉的歌曲结束后,很多位于收音机前的听众们还沉醉于那委婉动听的曲调中。
有的孩子还在玩闹,因为他们并不懂收音机里唱的是什么。
有的大人陷入沉默。在香港,中央特派来的江明深深陷入了沉默。他守在收音机前沉默不语,在他身边是车队队长小孙。
小孙默默开口:“我好久没回家了。”
江明拍了拍他的背:“没事,不用多久,我们都可以回家。”
在半岛酒店中,结束了华润公司的会谈,章莱盛和他同行的黄秀智两人默默的听着这首曲子。
在大庆的荒草甸上,王进喜喝着高粱酒,眼神略有朦胧。在北平的胡同里,张祥和他的街坊们围在收音机前静静的听着。
当歌声落下时,才有人缓缓说道:“真好听,这歌。”
“是啊。”“歌里的大河是那条河啊?”“黄河吧。”“那为啥不能是海河?”
“为啥是海河?不能是苏州河吗?”“那我还说是淮河呢。”“你这不是抬杠嘛。”
还是张祥的大儿子,初中生张福说道:“我觉得,这条大河,就是我们国家的每一条河。吹过的稻花香,是我们国家的每一片田野。”
张祥笑着摸了摸儿子的脑袋。
“这就是春节联欢晚会吗?”似乎是伴随着这样的疑问,收音机里传来了一个充满喜气同时也很大气的男声。
“各位听众朋友们,刚刚各位收听到的是一首新歌《我的祖国》,演唱者郭兰英女士。这也是我们中国之声频道,为1951年春节联欢晚会送上的第一个节目!”
男声落下,另一个清丽好听的女声响起:“经历百年纷乱,经过无数英勇前辈的抗争,我们的祖国终于在1949年迎来了伟大的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男声接着道:“1949年十月,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的成立。经过1950年一整年的发展,我们国家已经可以看见无数变化。”
“仅仅一年的时间,我们国家的年钢铁产量已经超越民国时期年最高钢铁产量的两倍!”
“我们也实现了青霉素在内的多种抗生素药物,零的突破。从技术到原材料,完成了全自主国产化生产。不需要再从西方国家进口!”
“不仅如此,我们还在其他药物领域取得进展。我们的疟疾治疗药物、治疗霍乱的药物等等都取得了突破。包括苏联在内的众多国家已经开始与我国展开深入合作。”
“而这仅仅是一年内,我们取得成果的一小部分。”这是两位便是这场晚会的节目主持人。
是李锐从摄影干事里选的。并且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培训。说真的,后世的春晚虽然说一届不如一届,但是主持人的功底基本不差。
他们那种情绪饱满和充满喜气的主持风格是没有问题的。
春晚不好看,和主持人的主持基本没关系,说到底还是因为节目的不接地气罢了。
而在1951年这第一节广播春晚中,李锐要保证所有的节目都非常接地气。
是人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就像是刚刚的《我的祖国》一样。歌曲悠扬婉转,除了一些小朋友确实听不懂,也不是很喜欢外。
大多数大人都是很喜欢的,很多人趴在收音机边上认真听着。因为这首歌之前可没有放出来过,这对大家来说都是一首新歌。
而主持人们除了主持节目外,同时也需要用一种轻松的语气来播放1950年一年内,新中国取得的成果。
这些东西需要总结播放,才能让大多数老百姓对新中国一年取得的成果有一个客观的概念。
就像是钢铁产量,就像是粮食产量,化肥产量和医药生产等等。这些老百姓能感觉到,但是又说不出道道的东西。
报道这些不是为了歌功颂德,主要还是为了提升一些民族自信心。让人能感觉到这个国家的进步。
而不是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这是在给大家做对比,而对比的对象自然是民国啦。
这么好的一个对象,不拿出来反复鞭尸吊打,那岂不是太浪费了。别忘记了,平潭岛那边可是有个大信号播放站正对着台湾呢。
而台湾现在可是有很多跟着老蒋逃去台湾的士兵。
这群人也是以后对台湾统一抱有最坚定立场的一批人。
以《我的祖国》开场过后,主持人的话锋一转,说道:“从这一年的变化来看,我们就能知道。我们中国并非如一些有歧视偏见之人所说,天生便是脑瓜愚钝。只能为他人服务,只能成为裁缝、木匠、鞋匠。”
“无数归来的华人科学家在向世界证明,我们中国也可以拥有自己接触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材料学家!”
“曾经吉鸿昌将军在国外遭受过无数的不公正待遇。同行之人劝他谎称自己是日本人,那样就能获得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