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觉醒年代(第4/5页)
这些东西是不能放出来给现在年轻人看的,这些玩意儿污染心灵太重了。
不然后世网络平台上也不会有那么多“小仙女”、“普信男”、“精美精日”等等。
这些东西可是洗脑很厉害的。
其中很多电影和电视剧充满了资本主义对人的洗脑,错误的教育观、消费观、婚恋观等等。
其本质上就是让人消费花钱,没钱就去借,总之就是花。让人去享受生活,活在当下,其实都是资本主义的话术罢了。
就连很多国家投资的东西都能拍歪了,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而在一众影视作品中,《觉醒年代》算的上是极好的了。
不过其中也有一些问题,不过里面的一些问题不是导演的问题,而是他也不能拍的问题。
譬如说某校长的前世今生,某教授的花样年华等等。不少人的徒子徒孙还在,导演是惹不起的。
但不管怎么说《觉醒年代》总体来说是一部精神内核积极的电视剧。
导演巧妙的把时间节点放在了195年到1921年这六年间。
避开了很多不能提的问题。导演可以说已经竭尽全力了。但是七十年后的导演惹不起那些人,可不代表现在的李锐惹不起这些人。
李锐不打算黑他们,也不打算吹什么,只按照历史上的故事描写他们。
李锐对《觉醒年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原本导演和原著小说作者不能加也不敢加的东西李锐都加上了。
某些不能写也不敢写的人也都写上了。
时间线也从1915年扩充到了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李锐自己无法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他编写了一个大纲,去某论坛上直接找千字五十的枪手来写。
这在枪手中已经是最厉害的一批人了。
人家一天能写四五万字。多找几个,分段描写,最后在统一交给一个比较厉害价格也比较贵的枪手进行润色修改,保证文章一致性。
最后再由李锐进行统一的编修。这个工程的进度可以很快完成。
在这个时代写作的权利紧紧集中在少数人手上。
而在后世,有一群郁郁不得志的写手嗷嗷待哺。既然毛主席说了,这一年自己只干活不参与政治,不要随意干涉。
那么自己就好好做事吧,提升民族软实力这件事确实是要开始努力了。
文化宣传不仅仅要对外,更要对内!有的人需要发动人民的力量,让他们失去生存的土壤。
陆光达坐在沙发上看着《觉醒年代》,从一开始看他就入迷了。
袁世凯卖国二十一条看的他怒发冲冠,一边骂一边看。当他看到湖南的二十八画生要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时他才猛然惊醒,抬头一看自己埋首书籍中已经正正三个小时了!
“我这一看书就看的忘记了时间啊。”陆光达看着李锐在使用自己房间里的电脑进行一些影视处理的工作时,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李锐停下手上的工作,对他问道:“老陆,这本书好看吗?”
“好看!真的好看!”陆光达连连点头:“我从前一直都不知道原来陈独秀先生还有两个那样有骨气的儿子。”
“也不知道,原来《新青年》的成立还有这么多波折。也没有想过毛主席第一篇出名的文章居然是这么来的。”
“真的好看。”陆光达轻轻抚摸这《觉醒年代》简陋的封皮。“他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我从前只知道我们党比国民党强大。但是却不知道它为什么强大。我感觉这本书能给我答案。”
“这本书,是瑰宝啊!”陆光达显然爱不释手:“借给我看几天吧。”
李锐笑了笑:“别急,这书还写完。里面还有很多扩充的内容还没写完。我规划的大纲里是打算写到1937年的。不过目前书里只写到了1927年。”
“没事,少十年我也看啊!这部书好啊,我觉得你应该多印,给所有年轻人都看看。只有回首来路,大家才能不忘初心。年轻人才会明白今天的新中国来自不易啊!”
陆光达说着说着,眼中不禁含泪。
他的年纪是经历过战争年代的动荡的。
而且和那些年轻人不同,他经历动荡时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他对国家的动荡有着更深切的感受。
“我前几天看报纸,张青山他们贪污挪用公款那么多钱。还好及时追回,不然国家蒙受多大的损失啊。我觉得这种书就该给他们看看!”陆光达很愤怒,李锐却说:“这种书给张青山这种人看是没用的,他们的脑子里已经种下了歪曲的种子,只能结出歪曲的瓜。”
“这本书是给那些还未受污染的年轻人和那些还保持着初心的党员们看的。”
李锐站起来伸了个懒腰:“事情是要做的。如刘团长那样的人我不知道在中国还有多少。而他还有多少朋友。对他,我只能让子弹先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