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人能薅羊毛吗(第3/3页)
经常是战士们干了几个小时的活,肚子不饿但是却感觉到手脚无力。这就是肚子不饿,身体饿。
因为荞麦提供的能量完全赶不上消耗。
它又不好消化,只是占着肚子而已。制作一条能量棒,需要消耗糖一百二十克。
从前对哈尔滨食品一厂来说,这个糖是天文数字。而现在,他们两个糖化车间开足马力,一个星期可以生产五百六十二吨糖浆,等于三百七十一点五吨糖。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哈尔滨食品厂在一次王鸣岐的技术改造后。
可以做到一个星期生产差不多三百零九万五千八百三十三根能量棒。
当机器开足马力生产,三班倒人歇机器不歇的生产一个星期后。
张冠林面对着堆在面前的三百多万根能量棒发呆。
就连久经风浪的彭德怀来时看见这堆积如山的能量棒时都有一些恍惚。
当他拿起一条吃一口后,甜的他牙疼。虽然牙疼,但是他却笑的很开心。
因为又李锐的资料,他可是知道在另一个时空中有多少入朝作战的战士没死在敌人的枪炮下。
却因为没有补给而活活冻饿而死。很多人说志愿军战士是被冻死,其实不准确。
很多战士是因为肚子里没吃的,所以身体失温。
准确来说是在冻和饿的双重打击下死亡的。
彭德怀整个能量棒是吃不下了,他现在的牙口不允许他吃这么甜的东西。
但是他还是把自己咬了一口的能量棒小心翼翼的包好。
自己不能吃,带回去给人吃嘛,不能浪费。
彭德怀看着堆积如山的能量棒,他感慨道:“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啊。仅仅一个技术,就能将我们一个穷国,一跃拥有问鼎世界第一产糖大国的底气啊。”
李锐也附和道:“是啊,二十世纪,伟力归于工业。工业化便是奇迹本身。而人民是工业化的支柱,所以人民本身便是奇迹的创造者。”
“拥有大量的糖,我们以糖换土豆,换来更多的土豆,生产更多的糖。再以糖为支付货币,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手中兑换更多的机器设备。这一次,我们可以不用贷款了。”
“现在食品厂,一个星期可以生产三百万根能量棒。或者是同等含糖量的糖块、军粮、高糖饼干。
战士们不用挨饿了。入朝时,每个战士都能分配到几根能量棒。一根能量棒可以支持他们中等强度活动四个小时。”
“压缩饼干和能量棒可以从特需餐标中改成三类餐标标配了。”彭德怀心中只觉得感慨万千。
但是他没有忘记正事,他在部队训练的时候发现了一件事。所以这次来不仅仅是看军粮生产的。
他找李锐有其他正事。“李主任,找你还有一件正事。”“您说。”
“虽然按照总结的经验,我在尽可能的为战士们补充维生素A。但是各种肝脏并不好弄。
在东北的冬天想要搞到大量的胡萝卜也有困难。总体来说,战士们的夜盲症确实是有所好战。”
“但这是他们在大后方,有我们后勤部门想尽一切办法补充的情况下。一旦入朝作战,补给不可能这么好。我就想问,除了喝松针水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李锐听着彭德怀这么问,他忽然笑了:“这事儿啊,还真有办法。不过这件事和糖一样,我们能搞出来。但是得要有一个人来买单。”
“买单?你是说?”“没错,就是我们亲爱的老大哥!”李锐笑的很开心:“我今天下午启程回北平。我准备给我们亲爱的老大哥准备三份厚礼,相信他们会很开心的。会十分感谢我们中国对他们的支持和帮助的。”
彭德怀看着李锐的笑容,怎么总觉得他笑起来像是自己小时候看过的村里偷偷薅人家羊毛的小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