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还有邪教(第2/2页)

李锐有一个小计划,想要让底层的民众渐渐开启属于自己的智慧。

人民才是这个国家的宝库。

不过这个小计划需要前置许多步骤和计划才能实施。

所以李锐想要实现这一计划,还必须要押后几年。

他现在需要先做的是配套识字扫盲班,开始进行开民智的行动。最开始的时候,李锐印刷了一些《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科普读物发到北平市各个扫盲班去做试点。

但是他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十万个为什么》作为科普读物自然是很好的,它发到中小学去,很快就成为了孩子们最爱的课外读物了。

但是发给成年人,那效果就实在是太差了。很多成年人其实并没有阅读的爱好。

他们愿意接受识字班的扫盲,主要还是不想当睁眼瞎。他们可以看看简单的报纸新闻,也想着看文书契约的时候不被人给骗了。

但是让他们自主自发的阅读,这就太难了。《十万个为什么》在李锐看起来是个很薄的书。

但是在他们看来就是大厚本了。根本连翻开的欲望都没有。

而北平市民的文化素养其实在全国算高的,识字人数在全国也算高的。

毕竟这里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很久了。

李锐不得不考虑成年人和孩子的区别了。

孩子有旺盛的好奇心,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搞懂这个世界,学习越多的知识。

而成年人受困于工作和生活,他们的好奇心已经被磨灭的几乎快没了。

让他们自主自发的学习,这太难了。想到北平市民都这么难,那么深入到更下面的乡村,给那些农民去开启民智,那岂不是更难?

还是必须要搞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才行啊。

李锐想了想,还是只能走广播和放映队的路线了。

这还真的要感谢真理报主编扎罗多夫同志啊!

李锐从后世给他抄了很多有利于苏联宣传的歌曲送给他。

这让这位苏联宣传口的大哥非常满意。

这位年三十就成为苏联宣传口大哥的人物也很大方,直接送了一条胶片生产线过来,后续还追加了一个放映机(摄影机)生产线过来。

条件就是中国这边要稳定产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

以便苏联方面的文化输出。

苏联人在流行文化方面搞得实在是不太行。

一直到解体,他们都没有抓住流行文化的精髓。有了苏联人援助的生产线,而且还是送来的。

那么中国提前搞送电影下乡的活动并不是不行了。

李锐已经找了北平的广播电台,准备开一个《走近科学》的节目。没错,就按后世那个被人批评为疑神疑鬼满口唬烂的节目。

人节目确实总在开头搞足了诡异灵异的气氛。

但是每到结尾总是给出一个啼笑皆非但却用科学能解释的答案。

在后世这节目没少被骂,因为观众的期待被吊的很高。

但最后从灵异悬疑节目变成科普节目的落差太大了。

但是李锐觉得这样的节目在这个年代很合适。

神神鬼鬼的东西本来就不适合在新中国继续存在了。

就把那些神鬼志异的故事作为科普节目来做好了。

这样也能第一时间收获众多听众。而除了让北平电台去搞《走近科学》的科普节目之外。

李锐还在网上冲浪的时候找到了一个好东西。

名字就叫《巫师的骗术》。这片子老的李锐都没看过。但是他看完后直呼好片子。

然后在晚上给基地里的同志们播放。

不光是技术员还有战士们,很多人先是被吓得一惊一乍,后来里面很多骗术揭秘后又拍着胸口表示:原来是这样啊。

这片子放完后,冯石找到李锐:“这片子你能多拷贝几份吗?”

“当然。我这本来就打算拷贝后拿去播放的。”李锐点点头:“怎么?看你脸色倒是挺急的。”

“对,你一直在基地里待着,很少出去街面上所以你不知道。北平市面上闹鬼了。”

“嗯?闹鬼?”“对,有人装神弄鬼。一贯道听过吗?”“嘶,好像从前学过。”

李锐记忆里好像听过这个名字。

“一贯害人道。被骗的人很多,有的人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非要相信这世上有神仙。”

冯石无奈:“我一个老战友,现在从部队退下来在公安工作。就专门处理这事儿。你这片子多拷贝几份,当是帮帮他们。”

李锐明白了,这是从民国流传下来的邪教余孽啊!“明白了。我赶紧让人拷贝。这邪教是不能留。除了这一贯害人道,还有乡野之间的神婆巫师,县里的假和尚假道士也是时候清理一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