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办期刊(第2/3页)
李锐依稀记得后世反应时代发展的电视剧《大江大河》中女主角宋运萍就养过这种长毛兔。
后来还成为了小雷家村发家致富的法宝之一。
目前郊外的安哥拉长毛兔的种兔场已经建设完毕。
他们已经开始在河北各地开始推广这种兔子了。
第一批兔子下乡不要钱,只要求农民缴纳一部分押金。农民只要缴纳了一定量的兔毛后,不仅给兔毛钱,还会返还押金。
之所以不要钱,是用来推广这种兔子。而要押金,主要是怕真的免费了,有人把兔子带回家就吃了。
农技站和国营供销社都保证会回购这种兔子的兔毛。
这才让当地农民半信半疑的领兔子回家开始养。
至于兔毛的销路很好解决。上海有大量的轻纺工厂,纺织兔毛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难题。
调试一下机器就好了。到时候制作成兔毛大衣出口到苏联,相信苏联人会很喜欢。
不仅苏联人,预计东欧寒冷地带的国家都会喜欢。
当然那都是规划到一两年后的计划了。
进到大食堂,李锐走到打菜窗口的黑板前。唰唰的把上面的晚饭菜单擦掉了,再用粉笔写上今晚要讨论的主题。
中国第一本学术刊物应该怎么办?
在场的大家都忍不住把身体坐的笔直。
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感觉自己好像正在参与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一样。
实际上他们来这里工作,已经是参与到不得了的大事之中了。冯石坐在钱学森他们一桌。
因为今晚讨论的并不是什么学术问题,所以冯石自然是要参与会议的。
作为一名老将军,他说不定还能从其他视角为大家提供想法呢。
至于觉得他是个大老粗而就想要将他拒之门外的行为,这种人就算不上新时代的知识分子了。
“抽烟吗?”冯石拿出一包香烟问着这一桌子的科学家。
有的人要,有的人不要。
坐在冯石旁边的钱学森看了一眼,笑道:“还是美国香烟啊。”
“对,49年打老蒋残部的时候缴获的。一直没舍得抽,今天都贡献了。”冯石哈哈一笑。
李锐站在打菜窗口那里对着叽叽喳喳说话的人群虚空压了压手掌:“安静,同志们安静一下。”
现场很快安静了下来。
李锐开口道:“今天让大家一起来开这个大会的目的呢,大家都知道。就是我牌子后面写的这几个字。我们要办自己的学术期刊……”
李锐的话还没说完,台下就响起了山呼海啸一般的热烈掌声。
那些年轻人脸上有着控制不住的喜悦。
“太好了,我们中国人就应该有一本我们自己的期刊。”“对,没有自己的期刊,总感觉少点什么。”
就连钱学森也一边鼓掌一边说:“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学术期刊的话,那么在全世界的学术界是没有自己的地位,也没有为我们自己发声的平台。”
在场的人都是破晓基地的核心成员。
他们能接触到电脑,自然有很多人明白另一个时空的后世是什么样子。
想要避开后世的那些问题,那么从他们这里就要开始发力了。
李锐不得不再次压了压手:“同志们安静一下。”
等到现场安静下来后,李锐才继续说道:“这本期刊的办理,我们已经得到毛主席和中央的支持了。现在我们不讨论学术的问题,就讨论这份期刊应该怎么办,应该走什么路线去办。大家可以举手发言。”
李锐话音刚落就有很多人举手。
主要都是些年轻人。李锐点了一个年轻人:“你说说。”
这名年轻的技术员站起来道:“我觉得我们基地里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查询后世的各种资料。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搞些石破天惊的论文出来。直接拉动这期刊的学术地位。让苏联人和美国人直接刮目相看!”
这名技术员话音刚落,他旁边的一名女生就举手高声道:“我反对高力的提议。我不认为直接发表超越世代的论文和技术对我们有任何好处。我们国家的基础工业达不到,率先公布一些超前的理论技术,反而会让我们自己吃亏。”
名叫高力的男技术员面色有些红,但还是有些嘴硬的说道:“我们可以选一些不那么重要的技术嘛。”
这话说出来,很多人都笑了。
李锐开口道:“我明白高力你的心情,但是有的事情是不能操之过急的。我们不求一两年内就成全球顶级期刊。即便你面前都是大鱼大肉,但是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的,不然是会噎死的。”
这时有一名生物类的科学家举手。
李锐点他发言。他开口就说到:“其实我们是可以搞一些重磅的技术论文的。搞一些我们国家自己可以搞起来的东西。或者是我们不方便也不适合搞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