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办期刊和西伯利亚挖土豆(第2/4页)

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大家都知道毛主席说的就是不要对苏联进行学术崇拜。

钱三强问的自然是李锐对这件事的看法。

李锐也不藏着掖着,他说出自己的看法:“我对苏联专家没有恶感。相反我很尊敬他们。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会多走很多弯路。”

“主要的关键是,中国丧失文化话语权太久了。以及我们的人民总期望有一个救世主。”

钱三强:“怎么说?”

李锐问:“钱所长,您听戏听评书吗?”

钱三强点点头:“听的。”

李锐继续道:“我们中国人听戏,听评书,总喜欢听些青天戏对吧。某地有酷吏压榨百姓,百姓们想的往往不是如何反抗酷吏。

而是想着来一个青天大老爷。或者是八府巡按,或者是包大人、海大人,亦或者是微服出巡的皇帝。”

“这些人在这些故事中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他们拯救万民与水火之中。而那些被压榨的万民在干什么呢?他们在默默的忍受,等待着一个救世主的出现。”

李锐摇摇头:“这就是我就是升斗小民期待拯救与逆来顺受等性格。将希望寄托于他人。但是这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相违背的。你看《国际歌》里怎么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这种弱势放在升斗小民身上,那就是不懂反抗,任由压榨。只是期望有一个幻想中的青天老爷为他们主持公道。

而放在我们的官员身上,则是希望有一个全能的领导。放在我们科技人员的身上,那就是对学术权威的顶礼膜拜。”

“这不好,非常不好。中国几千年来的帝王封建,尤其是在清王朝达到顶峰。传统儒家文化中但凡有点反抗精神的地方都被改成服从帝王的腐儒文化了。这文化影响我们国民几百上千年了。”

“文化发展要讲的是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而改变。其精髓讲的就是不墨守成规,讲的就是创新。”

“而不是待在原地渴望救世主,与渴望找到一个强者依靠和跟随。”李锐说道这里停了一下,因为想一想七十年另一个时空中的中国,依旧是想着依附于他人者占据上峰,其中的论调包括依附于美国等等。

将依靠和跟随的人永远多于讲不因循守旧的人。

“没有话语权和发声的平台,我们只能跟着别人走。久而久之会让我们丧失自我。甚至会形成一种自我否定又渴望他人认定的性格。

在后世的中国,有一些伏拉夫(某外国人)就是靠着肯定中国来赚大钱。他们不一定真的多认同中国,但是他们可以靠我们性格中的这个弱点赚到钱。”

“在我们中苏两个文明的交往中,我知道我们会有很多技术人员。甚至是政府高官都处于一种自卑的情绪中。甚至基因中那种依靠和跟随的渴望会不由自主的动起来。”

“这些人很可怕,现在依附苏联,以后依附美国。但唯独没有考虑过中国会怎样。所以我对这件事上心,不仅仅是因为波兹尤涅尔这样一个苏联专家的问题。而是透过这个问题要看见我们这个国家的本质啊。”李锐有些无奈的叹息。

钱三强沉默了一会儿后笑道:“你们后世法学院学生上的哲学课看起来比我们这个时代的强啊。文化属性的概念不错,有点道理。”

“但是李主任,我觉得你也不要那么悲观。你现在不还兼着文化宣传的工作嘛。我相信你把文宣工作搞起来,花个十几二十年,总能扭转我们国家在文化上的劣势。”

“当年陈独秀先生创办新青年,说给他十年时间办报纸,他能让全中国青年的思想为之一变。

他报纸没有办十年就做到了大半不是吗?

不管是我,还是毛主席,还是周总理。谁没看过《新青年》。谁又不是从《新青年》开始发奋的呢?”

钱三强年纪毕竟是比李锐大不少,做事也稳重不少。

他笑着说:“李主任你也不用着急。我个人的建议啊,你也办个报纸。”

“嗯?”李锐侧目。

“我的建议是办一个综合性的报纸。你说我们国家现在处于弱势文化,我觉得除了千年以来为帝王服务而把儒学改造成犬儒的文化之外。还有近百年来我国所面临的外敌屈辱。”

钱三强有感而发:“我就不说我们近百年打了多少败仗。就光是日常生活中,有多少东西姓“洋”。洋火、洋灰、洋布、洋车、洋灯……等等,多到我数不过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如何能文化强势的起来?”钱三强指了指李锐:“你应该办个报纸,或者是杂志,或者是连广播一起结合起来。”

“你带来的网吧有这么多先进的资料。其实完全可以将那些我们还没有但是外国已经熟练运用的技术公开刊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