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人才的问题(第2/3页)

去年这群法共就想推动和新中国建交,最后还是被压了下来。现在倒好,他们现在搞来了这些歌曲和电影。

戴高乐能派遣军警上街随便抓人吗?

法国人才刚脱离维希法国控制多久啊。

如果戴高乐敢搞军警政策,那么巴黎人民就敢让他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第二次巴士底狱。

戴高乐无法推翻现如今法国政府合法性的基本盘,他必须要维持住自由法国的旗号。

在法共的庇护下,巴黎不少的小酒吧都正大光明的播放《苏维埃进行曲》和《中国印象》。

生性浪漫的法国人对音乐的爱好和对电影的喜欢是毋庸置疑的。

他们很乐意去听新的音乐,看没看过的电影。

于是在巴黎的街头的大街小巷出现了一个奇景,那就是很多酒馆在门口的招牌上并不是挂着“今日有酒”。

而是挂上了“内有新音乐”。而这新音乐指的就是从苏联传来的。当然,法国政府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

他们不能和英国一样一刀切的下封杀令。

但是警察们却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去查那些酒馆。

消防不到位、人员太密集、卖的是假酒、你没有缴税、出门为什么不戴帽子,等等理由来驱赶人群。

但即便是这样,戴高乐政府也不可能全部禁绝这些影像和歌曲的传播。

甚至还有英国人坐着轮船穿过英吉利海鲜,周末跑来巴黎看一场电影然后周一在回伦敦上班的事情发生。

这件事已经让英法政府非常头疼了,他们无法禁绝人民对音乐和电影的追求。

如果一刀切,甚至还会引起反弹。所以在英法沟通后,他们一致决定求助于美国。

于是乎,刚刚上任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接到了来自于欧洲的求援信。

不是索要武器,也不是索要金钱援助。欧洲大陆的求援很简单。【请拍摄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来满足现在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否则苏联将有可能利用先进的文化攻势对我们发起进攻。】杜鲁门都诧异了,这是爹求儿子回家救人啊。

欧洲的old?money们就这样撑不住了吗?杜鲁门很开心,他很快知会了文化部门的负责人,让他开始狠抓好莱坞的电影生产。

让他们生产更好的电影和音乐出口到欧洲。

帮助我们的盟友。但在之后杜鲁门所没有想到的是,麦卡锡主义的盛行让美国最引以为傲的好莱坞突然失声……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目前并没有人能真的看清来自中国的文化攻势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多大的影响。

对所有人来说,都只是简单的将其归类为意识形态的宣传。

没有人真正的注意到其实一场文化战争其实已经悄无声息的展开了。

对于中国来说,展开文化战争什么的,其实并不算是最重要的事情。

这只不过是李锐利用网咖的海量信息资源做的一个牛刀小试罢了。

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真正重要的还是工业化。

李锐知道,国家组织的勘探队已经出发了,目标是后世的大庆油田。目前的中国是个严重的贫油国。

没有石油可是太难受了,现代化的武器都用不起来。

后世一直到1959年中国才发现大庆油田,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而这次有了李锐提供的信息,他相信这个时间可以提前九年完成。

与此同时,李锐也受到了中央军委的电文。

解放军已经顺利进入新疆并且完全控制阿依果孜矿区。

这个矿洞出产大量的稀有矿石,是新中国之后想要建立核工业、航天工业比不可少的重要矿洞。

最重要的是这个矿洞储量巨大。几十年的挖掘都没有採空。

在后世国家将其作为战略储备资源封存了起来,不在进行开采。

还有招远的金矿、广西的铝矿等等重要的还未开采的矿坑,在李锐开了后世先知挂的影响下被一个个的点出来。

目前国家的地质勘探人才本来就少,李锐指出的各大矿洞又都是中国急缺的材料。

所以即便是毛主席都恨不得一个人当两个人来用。

所有人都在感叹,要是能在多一些人才就好了。“不能仅仅依靠培养啊,还需要尽可能的号召我们流落在海外的科学人才回国建设啊。”

李锐在基地里来回踱步,现如今中国的人才真的是太少了。

完全不够用。他忽然想起一件事,连忙找到冯石:“老冯,之前一直说让国家把我们流落在外国的那些科学家接回来,这事办的怎样了?”

李锐想到的不是别人,正是钱学森。

科技成果可以使全体科研人员的努力结晶,但是科研是需要领头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