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必须爬得更高,更快,强到……(第2/3页)

裴靖逸慢条斯理地收回密报,顺手抚了抚树下拴着的马鬃,“早告诉你?让你在京城就急得跳脚?”

“老子该去相府负荆请罪!”

严峥挥出一拳狠狠砸在树干上,震得枯叶簌簌落下,“我带出来的兔崽子闹出这种幺蛾子,给相爷添堵,我……我……哪还有脸再见相爷?”

竟急得眼眶发红,声音都哽住了。

裴靖逸按住他的肩膀,“现在赶去宁州,就是给他分忧。”

“那还歇个屁!”严峥一把扯开缰绳就要上马,却被裴靖逸牢牢按住。

裴靖逸倒是稳如泰山,力道极大,将人摁在原地,“别急,跟我说说宁州的厢军,你呆了十几年,他们为何会在这种节骨眼上哗变?”

严峥深吸一口气,抹了把脸,强自镇定下来:“我带他们十几年,都是些苦水里泡大的孩子,当兵就为混口饭吃,平日里最安分守己,现在顾相颁了准武议政令,文武同俸,大好的日子来了——”

“这个时候闹哗变,吃饱了撑得慌?”

裴靖逸想的就是这个问题。

顾怀玉贵为宰辅,身居中枢高阁,难以知晓营中底层兵卒的苦楚。

但他一清二楚,大宸的兵能忍过这么多年,一个比一个能忍。

真要闹到哗变、杀监军的地步,那就是被逼到了绝路,没活路可走了。

老严被他这么一问,越想越不对劲,一把攥住裴靖逸的手臂,“这帮兔崽子……肯定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了!”

说到这儿,他脸色唰地一下变了。

不管原因是什么,军队哗变,历朝历代都是最忌讳之事。

尤其是大宸,忌兵如虎。

一旦被定性为“兵乱”,朝廷必然调兵镇压,甚至为震慑人心,株连整营,斩尽杀绝。

那就不是几个领头的死,而是整个宁州厢军血流成河,几万人命如草芥。

裴靖逸看穿他的心思,一根一根掰开他的手指,“相爷若想镇压,何必派我们?直接调禁军岂不是更快?”

顾怀玉将那份密报给他时,他就明白了顾怀玉的想法——

以最小的代价解决这件事,能不流血就不流血。

但他想得更远。

这一手若成,不只是平息兵变,而是借这场兵变,在血未流、刃未出之间,收下一支真正肯为顾怀玉卖命的军队。

他不止想让顾怀玉看看他的能力,还必须爬得更高,更快,强到能与顾怀玉并肩而立的那天,才有资格……

“这是顾相给你的机会,也是给那些厢军的机会。”

他松开手,拍了拍严峥僵硬的脸,“你带出来的兵,你最清楚,我们现在赶去宁州,还来得及救他们的命。”

严峥浑身一震,突然明白了什么,一把抓住缰绳,“老子这就去告诉他们,是谁救了他们的命!”

两人同时翻身上马,马蹄扬起一片尘土。

与此同时的相府。

顾怀玉正在暖阁用晚膳。

桌上的菜肴没有大鱼大肉,尽是江南冬令常见的家常小菜,清炒冬笋、糖渍藕片,热气腾腾地可口。

云娘坐在他身旁,正用银匙剥着剥着一粒糖桂栗子。

她将剥好的栗肉递到顾怀玉唇边,“相爷尝尝这个,今日苏州新送来的。”

顾怀玉偏头轻咬一口,甜腻的桂香直冲鼻尖。

他眉头微蹙,旁边侍立的丫鬟立刻捧来精致的小碟。

云娘不动声色地瞥了眼站在帘外的膳房管事。

管事立即从袖中掏出本册子,在“糖桂栗子”一项上划了一道。

从此往后,这道时令点心再不会出现在相府的膳单上。

丫鬟端着碟子退出暖阁,行至垂花门,正巧遇见沈浚迎面而来。

“沈大人。”她连忙行礼。

沈浚本不欲多言,瞥过盘在半咬的栗子却突然驻足。

金黄的栗子沾着些许晶莹的水光,细看之下,还能瞧见一小口细致的咬痕。

“且慢。”

他忽然伸手拦住丫鬟,另只手拈起盘中的银筷,轻轻夹起那枚栗子。

丫鬟赶忙提醒道:“相爷用过的。”

沈浚要的就是顾怀玉用过的。

他清逸俊秀的面庞一丝不苟,却缓缓凑近栗子,舌尖轻轻舔了舔栗子上的口水痕迹。

丫鬟哪见过这种场面,端着托盘的手吓得发抖。

沈浚含住栗子细细地咀嚼,闭眼轻叹一声,仿佛吃的是龙肝凤髓。

等他将筷子搁回托盘,银筷“嗒”的一声磕在瓷盘上,丫鬟的手已然抖得端不稳。

“告诉柳管家。”

沈浚慢条斯理地为自己善后,“我看中你了,明日到沈府当差。”

说完说完便迈步踏入暖阁,俯身跪拜行礼,袖袍翻飞间神色恭敬,“下官参加相爷。”

行礼时,他的目光却直直落在顾怀玉的锦靴,不可自抑地想起那双清瘦秀白的足,如玉一般润的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