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2/2页)

“反正我瞧着榜眼看着单纯清澈,想不到这么多事,”魏清暄大咧咧地说完,话锋一转,“兄长你会不会是最近太累了?你每日将自己绷得像根线,谁到了你面前都是黑心眼,这可怎么行?”

魏清晏随手将自己手中的书卷丢了出去,魏清暄边躲闪边求饶:“是我口误是我口误,兄长追寻真相,是我浅薄……不过兄长,就算这些‘巧合’都是认为制造,那出发点不都是为了许三娘吗?非要知道的一清二楚吗?说不定许三娘也知道呢。”

前面的话魏清晏不置可否,最后一句话陷入沉默。

不知怎的,知道许栀和不知道真心不知道这些巧合的时候,魏清晏心中有一丝莫名的感受。

耳畔仿佛有两道声音,一道说她不知道也好,落了个清净;另一道则明示他应稍加提醒,某人心思深沉,防人之心不可无。

若那些巧合当真是一个少年制造出来的巧合,那许三娘和他闹掰,怕是会被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没什么,科举乃盛事,传的快也不难理解,”魏清晏随意将这个话题揭过,说起另一件事,“外城什么事情?”

“我在外城买了一间铺子,门口摆着一个讼师摊,上面写着与人写讼状包打赢,”许栀和说,“他摆在那儿,路人避开走。铺子不久后将要开张,实在影响,我叫人查了查他口中的‘包打赢’,才知道他坑过云水巷百姓银钱。”

魏清晏:“可有人证?”

“有,路上我叫人去请了,”许栀和点头,“估摸着过会儿就到了。”

魏清晏又提了几个问题,对旁边的一个红衣衙役吩咐了几句,将人传呼入堂。后者作揖,转身离开。

衙役离开后,堂中一时间陷入缄默。

许栀和目光掠过门口,落在魏清晏的衣袍上,“府尹大人可先行处理公务。”

魏清晏可有可无地应了声,他伸手拿起刚刚带过来的两卷卷宗之一,一目十行地扫完,眉心微蹙,拿起手边的朱砂红笔写着批复和事项。

“对了。”写着写着,魏清晏忽然出声。

许栀和抬头,轻声问:“府尹在与我说话?”

“是,”魏清晏写完最后一个字,将笔搁在笔山上,“明礼前几日传信过来,说想见你。”

“嗯?”

“不记得了吗?”魏清晏嗓音清冽,他慢吞吞描述道,“我外甥,十三岁,在应天府书院……”

“记得记得,”许栀和看着旁边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实则个个竖起耳朵的衙役,连忙道,“之前我答应过他,只要他到汴京,我一定好生招待他。”

魏清晏抬眸,“毕竟分别将近一年,他心中害羞,怕你忘了这回事。所以让我先探探口风。”

“原来是这样,”许栀和恍然,多少也能明白明礼的心态,她笑着说,“你只管告诉他,等他来了,我请他吃饭。”

魏清晏:“有你这句话,他会很开心。”

“不知道府尹大人有没有空白的纸张?”许栀和问,“我将铺子写给他吧,免得他到时候到了,找不着人。”

“你一直在铺子中?”魏清晏目光落在她身上,蹙起眉宇。

那日他虽然没有去政事堂,但听父亲说起来此事:官家很欣赏这位榜眼,封赏了不少东西。那么多的赏赐,还需要她出来辛苦经营养家吗?

难道他将赏赐藏匿了,没告诉她?

魏清晏下意识的想完后,面色忽然沉了沉。

他面容本身就生的寡情冷淡,神色一沉,更显出几分凛冽霜雪之感。这一刻,他说不清自己是在替许三娘打抱不平,还是嫌弃自己多管旁人事。

这很不对,魏清晏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从许栀和的视角看过去,只能看见被袖子遮挡了大半张脸的魏清晏,她摸不准他刚刚话中的意思,迟疑地回答:“也不是,只是最近在物色新的宅子。”

现在住的院子好是好,可面积太小,她那日回去清算了官家的赏赐,买一个三进三出的院子绰绰有余。

魏清晏嗓音还是冷的,低低“嗯”了一声,就没了后文,抬手拿起另一份卷宗。

纸……?

见他忙,许栀和闭上了嘴,轻轻挪到了门口。

留在堂中守职的衙役不能挪动,只能从对方的眼神中传达自己的意思——

“府尹这是怎么了?刚刚不还在笑吗?”

“没见过啊。”

“这算生气了吗?”

“不算吧,他不是一贯这样冷淡的嘛!”

好在压抑的氛围没有持续很久,王维熙和衙役前后脚带人赶到了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