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许栀和被她叉腰的动作逗笑了,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子,“幸好有你。”

方梨得到夸奖,心满意足。

落后一步跟着王维熙隐隐约约能听见两人交谈的内容,他的脸有些红,一路上橘黄、大红的灯笼一盏接着一盏,像是夏日的阳光,灼热滚烫。

三人走到了汴河的一处水湾,此处远离虹桥,来往行人相对稀少,沿河搭建着浣衣的青石板。

时日久远,石板的表面上已经磨出一指深的凹陷,第一脚踩下去的时候会前后晃动,王维熙和方梨惊出了一身冷汗。

好在,许栀和很快就调整了重心,她接过王维熙递过来的火折子,将河灯中央的灯芯点燃,一点橘黄色的光晕绽放在她的指尖。

许栀和捧着手中的河灯,沿岸上人来人往,河道中一盏盏做工精美的河灯次第流淌而过,寄托着无数人美好的期许。从前她觉得这样祈福的举动做来会显得很傻气,没有防水的措施,河灯在水面上漂浮一炷香的时辰就会洇湿沉入水中——哪有湘君能够听到百姓的诉求?

现在却觉得,这样的感觉也不错。

她俯身,将河灯放在水面上。正月底的河水清冷入骨,她只用指尖拨动了水面,任其随着暗流一路蜿蜒往下。

河灯晃晃悠悠行远。

许栀和重新站直身子,按在方梨递过来的掌心爬上去,站稳后拍了拍衣角,笑着说:“这可真是做灯一整天,放灯一呼吸。”

王维熙满面灿烂笑容:“没关系啊,这样闲散的事情也让人很快乐。”

“说得对,人生又不仅仅是要紧的事情,”许栀和说,“其实大部分时候,人生的许多个瞬间,都是用看起来没什么意义、但让人愉悦的片段构成。”

说到此处,许栀和忽然想起了家中的藏书,弯了眉眼道:“老庄先贤的书中不也说——人生最纯质的状态,便是无所为而为。”

至乐无乐。当人们不再执着于追求意义和结果,有时反而更能在日常琐碎中窥见返璞归真之欢愉的吉光片羽。

方梨连忙捂住耳朵:“哎哎哎,不就是放个河灯吗?怎么开始论道了?”

她错开了话题,“今日炖了萝卜菘菜肉煲,前两日刁娘子叫人送来的腊菜也开坛了,洗干净加进去,别有一番风味。现在河灯也放完了,咱们早些回去,吃热乎的。”

许栀和应了一声,三人一道往家的方向走。

后面的几日,许栀和生活十分规律,睡到日上三竿起床后,练画一个时辰。用午膳后端了椅子坐在外头写着一本小册子,黄昏时在院中活动筋骨。每隔两日,早起一回,去君山山脚下的欧阳酒窖搅动梅酒。

第二次去君山山脚下,除了还不能适应过于遥远的距离,其他基本轻车熟路。家中烙了酥饼,还做了金酥薯蓣,许栀和打包了一些,又觉得桑伯住的远,沿街买了一些做工精致的糕点。

桑伯并不重视口腹之欲,对待食物态度冷淡,不过第一次见到金酥薯蓣,他就被征服了。

在许栀和抱着青竹竿在酒缸搅动的时候,桑伯十分惬意地坐在院中阳光最好的地方,一手抱着橘色的狸猫,一手拿着金酥薯蓣,时不时在她耳边提醒一声。

看起来不要太舒服。

“这东西尚可,”桑伯意犹未尽地看着木桌上面空荡荡的小竹篮,明明许栀和过来的时候带的挺多的,但吃起来快得很,他还没尝出个中滋味,就已经见了底,“下次来再买些。”

许栀和松开了青竹竿。

大臂内侧隐隐作痛,再这么几日下去,她都要怀疑自己会练就一双麒麟臂了。

听到桑伯故作平静的话语,以及拇指和食指沾着的薯蓣油脂,许栀和眨了眨眼睛,为难道:“这……”

桑伯板着脸道:“不占你便宜,多少钱一竹篮,我给你。”

“桑伯教我酿酒,我怎么好意思收您的钱?”许栀和道,“不过这薯蓣不是买的。”

桑伯怔了怔,反应过来:“这是自家做的?你想出来?”

许栀和:“是我想出来的法子。不过并不是我炸的,而是我家丫鬟。这几日省试,京城戒严,薯蓣不要运进来。”

桑伯心中暗道可惜,他走了神,手下的力道忍不住大了些。掌心下的橘色狸花猫被揉乱了脑袋毛,喵了一声,从他膝盖上跳走跑远了。

许栀和想摸猫猫的手再一次落空。

忽然之间,左手搂猫,右手拿零食,一副快哉模样的桑伯两手空空。他咬着下唇发呆的样子触动了许栀和隐隐作痛的良心。

“家中应当还有一些薯蓣,等下次做好了,我带来给您。”许栀和改口道。

桑伯张了张嘴,没拒绝她这一份好意,他眼神放空望着遥远的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