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4/4页)
梅丰羽的话戛然而止,他用力一拍脑门,“怎么忘了这件事,除了小叔父,还有父亲和兄长。陈允渡,我不与你说了,你有什么要说给他们的没有?”
不等陈允渡开口,梅丰羽紧接着道:“罢了罢了,迟早要见面,你们到时候相聚甚欢,忽略我即可。”
他说完,利落地推开房门,走了出去。
房中陡然安静下来,陈允渡倒了一杯清水放在许栀和的面前,然后在她对面坐下,说起这一路上的见闻。
从梅丰羽那里,许栀和已经知道两人一路上发生了什么,见陈允渡主动从自己的视角说起,她眸中依旧装着满满的期待。
比起梅丰羽刻意营造的波澜起伏,精彩纷呈,用陈允渡的话来说则更加趋向于平静和岁月静好。
他的记忆很好,连从渡口下来的时候,惊起的雁群,落日的残霞,上上下下搬货的船工……以及余晖中结束一整日辛劳忙碌的行人归乡都说得一清二楚。
在他的口中,归乡秋闱安静的像是一首诗。
“从驴车上下来以后,可以闻到附近村庄中传出的稻谷香气,田中只剩下刀割过的茬根。偶尔有蟋蟀跳起,转眼无踪,至日暮,星辰漫天,灿若……”陈允渡微顿,抬眸看向许栀和,“你的眼眸。”
许栀和怔了一下。
陈允渡是在说,她的眼睛像星辰吗?
“怎么突然提我?”许栀和耳尖微红,故作不在意道。
陈允渡的嗓音清冽,干净,叙述的时候赤忱又专注,见许栀和红了耳尖,心念微动。
他起身,在自己的行囊中找了一幅画,展开。
画上是八月十五的月亮。
从视角看,像是一个人躺在及脚踝高度的草地中,双手越过头顶交叠,头枕在上面望着月光流转。
陈允渡不常丹青,但去年中秋的时候她就知道,除了诗文,陈允渡的画作也极其出色。
许栀和伸手摩挲着画面,抬眼看他:“送给我的?”
陈允渡“嗯”了一声,垂眸注视着她。
有风自窗户中吹进,勾起他被束在背后的长发,几根发丝在他肩上飘扬,晃动人的思绪。
“儿时和梅公学习,曾读诗‘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彼时不知其意,那夜忽然顿明。”陈允渡说,“你教会了梅公都没能让我理解的诗句。”
许栀和只能愣愣地看着他,看他眼含笑意,平静又坚定地说。
发愣期间,陈允渡俯身,在她眉心落在一吻。同时在心中低声嗟叹——从前诗文称月为望舒,只当此意象常见亦风雅,后来极目远眺,千江山色,月影流光,皆系她眉眼。
他曾想,若是栀和愿意为月光心动,哪怕一瞬,也心满意足,现在他更为贪心,更希望她不止为月光沦陷。
许栀和伸手摸了摸自己眉心略带凉意的吻,嘴唇翕动,欲言又止。
陈允渡询问地看着她。
许栀和说:“我怕我这句话讲出来煞风景。但是不讲不快,陈允渡,你和小舅舅说的惩罚,不会就是这个吧?”
空气静默了一瞬。
许栀和没想到自己误打误撞地猜对了,一双水润的杏眼中写满了不可置信,“还真是?”
“讲述沿途见闻是,”陈允渡说,“画作不是,思念不是,吻你不是。”
他一连用了三个“不是”,像是生怕许栀和会错意思,他顿了顿,继续道:“吻你,是因为忍不住。”
刚刚他们一直站在一起,这幅画只能是陈允渡之前就落笔的,至于眉心的吻,事发突然,许栀和愿意相信他的说辞。
不对,即便陈允渡什么都不说,她也相信。
许栀和心中雀跃。
还有什么比月圆之夜,她遥望月亮思念之人也在思念着她更加美好的呢?
她忽然伸手抱住了陈允渡的腰,用力扑入他的胸膛。
几乎是下意识地,陈允渡张开了双臂,牢牢将她抱在怀中。
“怎么了?”
陈允渡的嗓音有些沙哑。
许栀和摇了摇头,将脑袋埋在他的颈窝,慢声道:“纵使千里,亦觉咫尺,你还记得这句话吗?”
陈允渡抱着她的手紧了紧。
几乎是一瞬间,他就明白了许栀和为什么说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