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3/4页)

木门发出“吱呀”一声,被人轻轻地从外面推开,秋儿做贼一样探头探脑,看见床上坐着的两人齐齐朝她看过来。

被当场抓包的秋儿有一丝羞赧,她伸手揉了揉自己的脸,才迈着碎步走到许栀和与方梨的身边,“姑娘,现在我和三位厨娘要去早市碰面,准备今日需要的食材。姑娘,方梨姐姐,你们要不要一起去?”

一开始人手不够的时候,秋儿都会选择在前一天晚上就将第二日需要用到的食材准备妥当,免得真到了第二天忙不过来。后来生意好起来了,她也能招得起更多的人,才将买食材这件事从前一天晚上提到了当天晨间。

隔夜的食材哪有当天的新鲜?

秋儿真挚地邀请,“早市和辰时左右的集市不一样,不是专门的商贩,而是应天府城郊的零散农户,菜色新鲜,价钱也合算。姑娘应当还没见过这种大集吧?”

许栀和听着秋儿绘声绘色的描述,有些心动,“去。”

见识一下,长长世面也是好的。

在旁边软绵绵的方梨见秋儿和许栀和都准备过去,还想留在家中继续休息的念头打消,她打着哈欠换衣服,好几次穿到一半,眼睛又合上了。

秋儿目睹全程,惊叹地小声嘟哝着什么……难道,难道向来起得早的方梨姐姐落魄了?

还是说,一贯爱睡懒觉的姑娘转性了,从此后“一日之计在于晨”,彻底摆脱了懒觉和回笼觉两道拦路虎?

两人换洗得很快,穿好衣服后,便看见了两边屋子的人都到齐了,虽然姿态慵懒闲散,但都已经清醒了。

和许栀和见礼后,几人一道踏上了去往早市的路。

如果说盛夏的一天中什么时候最凉快,毋庸置疑早晨会高票胜出。晨起水面上漾起一层如轻纱般的白雾,随着日头升高,而慢慢散去,将燥热的空间中注入一丝宁静与清新。

风中送来荷花的香味。

许栀和走在路上,眼睛却在四周不断寻找,直到一片荷塘出现在视线中。

水面荷叶青圆,菡萏自雾中款款现身,粉瓣似蘸过晓霞的狼毫,在宣纸般的水面洇开千重深浅。

露珠如在荷叶的怀抱中打转,像是一颗不听话的珍珠,它借助着一缕自北向南吹来的风,挣开了荷叶,坠入水面。

叮咚声惊醒了潜游的鲤鱼,摆尾间搅碎一池水天光影,却又在涟漪荡开处,转眼消失无踪。

许栀和北被眼前的景象感染,如果不是因为还需要去早市,她能端个小凳子在此看上一整日。

原先浓郁的白雾越来越浅淡,最后像海水般退潮,一束金矢般的朝阳刺透云层,露出了人头攒动早市的真容。

零散农户担着竹篾筐篓次第排开,扁担两头颤巍巍悬着各种碧色:连夜摘的莼菜还裹着河间雾,新掘的芦菔犹沾南郊泥,带刺瓠瓜顶着嫩黄花蒂。

穿短褐的厨娘蹲身挑拣,指尖掠过紫茄的绸缎光泽,惊起叶底一只绿螽斯。

秋儿熟稔地上前,蹲在了厨娘的身边,在她的耳边低声说着昨日提及的“炒三丝”。

厨娘心中有数,指了指筐中的笋子与蕈菇,示意自己记在心中。

她重新看向卖菜的老妪,与其议价:“十文半筐可使得?”

方梨、瘦猴与小升都围上去了,老妪没被这阵仗吓到,而是伸出手多比了一个“二”。

她要十二文。

厨娘微微犹豫,和秋儿交换着眼神。

许栀和看了一会儿,收回视线,开始随心所欲在早市中走走停停看看。

她甚至在一个老农的摊前看见了菰米。

菰米,也就是后来的茭白,无需过多调味,切丝炒成肉片便是夏日一道常见的可口美食。若是遇到鲜嫩的,即便生吃,也很爽口。

不过来往买家中,停留在老农摊前的屈指可数。

茭白不算难得,只消细心在沿河的水渠中翻找,就能免费得到一餐饭食,何必花上这几文钱呢?

用肉和油水炒出来的茭白固然好吃,但现在愿意每餐饭都放油水和肉食的还在少数,没有这些调味,茭白也只能算作一道寡淡无奇,能够果腹的菜,和别具风味、好吃是万万挂不上钩的。

许栀和的留步让老农振奋了精神,他的脸上满是褶皱,手在田间耕种的磋磨下早就变得粗糙红黑,但他掌心下的茭白却个个洁白干净,胖嘟嘟的,看起来是老农精挑细选的结果。

“姑娘要是想买,这些,只要三文钱。”

老农十分豪迈地往地上一指,罗了半个摊位过去。

大约十三四个,许栀和没有细算,她微微颔首,从袖中摸出铜板,递到了老农的掌心。

抱着一堆白白胖胖的茭白,许栀和回去找方梨和秋儿。

要想在今日吃上茭白,她还需要方梨和秋儿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