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2/5页)
许栀和看着常庆妤忽然想通了的神色,抿唇轻轻笑了笑。
丫鬟端来常庆妤这几日看的话本,后者回过神,从书堆中抽出一本靛蓝色封面的书。
“便是这一本了。”常庆妤面色微红,“许姐姐看过没有?”
“《如梦令》?这名字听着风雅。”许栀和接过书,翻开后,发现即便是一本话本故事,它也写的极为讲究,韵律流畅,而不是普通的大白话。
“听说问柳先生早些年中了举人,后来向上科举不中,才退而求其次写书挣钱。传闻中说他与妻子章柳氏感情甚笃,不过到底是传闻,观书人也不见得真的在乎真真假假。”常庆妤见她毫无轻慢之色,笑容更真率了些,“许姐姐如果觉得无趣,不如带回去逗乐解乏?”
如果和问柳先生谈的妥当,得了应允,她本就需要细细揣摩书中人物,听了常庆妤的话,她笑着点头应下,“好啊。”
两人说话之际,出去找人的小厮回来了,带着一个蓝灰色长袍的书生站在门口。
“姑娘,许娘子,问柳先生带来了。”
丫鬟将一架折起的山水云母屏风展开,竖立在堂中,将内外区隔开。
外侧放了一张蒲团,小厮将人带到后,示意他坐下听里面说话。
隔着屏风上的图纹,两侧都只能模糊地看清一个人影,常庆妤问:“你便是问柳先生?”
“正是。”问柳先生听到了堂中稚嫩清脆的嗓音,心中默默思索常家的千金寻自己过来的用意。
常庆妤等了一会儿,发现问柳先生再没了旁的话,不免有些泄气。许栀和将桌上已经收拾好的东西端给丫鬟,放低了自己的声音道:“送过去。”
丫鬟领命,将东西送去。
柳郎听到了响动,却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好奇心,他眼观鼻鼻观心,等到侍女将东西放在自己面前,才低头一页页看过去。
许栀和听着纸页翻动的声音,等声音渐渐归于平静,她猜测问柳先生应该看完了,出声问:“不知道问柳先生可愿意合作?”
这道声音和上一道声音不同,应该是小厮口中的“许娘子”,比起原先清脆的嗓音,这道嗓音显得更加轻柔空灵。
“……自然愿意,”柳郎很快做出了决断,能和常家搭上线,说不定妻子的病症就有救了,他顿了顿,直白问,“不知道常姑娘和许娘子作何打算?”
常庆妤便将许姐姐的计划如实说了,柳郎则显得有些迟疑,“这……会有人愿意买吗?”
“看来问柳先生还不知道《如梦令》有多受欢迎,”常庆妤和许栀和对视一眼,笑说,“那便给你二十两银,日后若是不管好坏,你都不得再干涉我们和应允别人做这事。”
天降横财二十两,柳郎险些以为自己耳朵幻听了。
小厮进过他住的小院,见他还在发呆,好心提醒道:“问柳先生,我们姑娘说二十两,不知道你可愿意。”
床上的妻子还等着这笔救命钱,他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常庆妤松了一口气,立刻让人写下了状书,待签字画押后,她让丫鬟取了二十两交给了他。
“还请问柳先生记得,莫要与旁人再谈此事。”常庆妤又嘱咐了一句。
柳郎接过二十两,隔着屏风朝里面拱手,“多谢常姑娘,许娘子。”
他急着回去给妻子买药,拿了钱匆匆离开。常庆妤转头看向许栀和,“现在许姐姐放心了吗?”
“嗯,”许栀和点了点头,“你既然买断了这本书,我之后便顺从自己的心意做了。今日天色不早了,这本《如梦令》我带回去,等东西做出来,再来与你说。”
常庆妤送她到门口,等她的身影消失,才转过身去。
回去路上,正好看见出门的常大娘子。常庆妤小跑到她身边,“娘。”
常大娘子见她脸上掩饰不住的喜悦,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又想到什么好主意了?”
“现在还不能与娘说,”常庆妤摇了摇头,“等许姐姐做完了,庆妤再来告诉娘。”
常大娘子看着她一本正经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你近日总是提起这位‘许姐姐’,你兄长又在你父亲面前提及陈生,我都忍不住好奇了这一家子了。”
常庆妤闻言,瘪了瘪嘴,“要是许姐姐没嫁人就好了……”
常大娘子说:“陈生刚得了金明池诗会的诗魁,还获了官家的赏。怎么,这还入不得你的法眼?”
“那倒也不是。”常庆妤自顾自嘀咕道,“我兄长还没娶妻,要是,要是……”
常大娘子在她脑门上敲了一下,“你这样的话可千万别在你许姐姐和你兄长面前提。”
“哎呀娘亲!你还当我是三岁小孩吗?”常庆妤伸手摇了摇常大娘子的胳膊,“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我都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