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城西的一处偏僻小院中,一个身穿灰蓝色的长袍的书生坐在案前,他低垂着头,握笔的手已经被冻得发红,却还是没停下。

屋内的炭火冒着细长的烟丝,偶尔发出一两声劈啪声。草床上的女子被烟味熏醒,咳嗽着坐直了身子。

“柳郎。”

听到女子的声音,握笔的书生连忙起身,走到了她的身边。从炉子中倒出一碗热水,喂到女子的嘴边。

女子倚靠在他的怀中喝了几口水,苍白的嘴唇多了几分血色,她抬眸看着书生,柔声说:“柳郎,你要注意自己身子,别累着自己。”

被称为“柳郎”的书生笑:“我不累。”

他摸到了女子瘦削的肩胛骨,心中一阵酸涩,面对女子的时候,却又很好地掩盖了自己的担忧,转为轻松的笑意:“是不是炭火太呛了?我搬远些?”

女子说:“好。”

柳郎站起身,将炭火往窗口边搬去,然后回头看向女子。

床上的女子阖上了眼眸,听到他走近的脚步声,勉强自己睁开双眼,“柳郎,我又有些乏了。”

“因为你病了,”柳郎扶她在床上躺下,目光掠过雪过天晴的街道,“你安心休息,我出去买药。”

女子迷迷糊糊应了一声,柳郎坐在床边看着她的睡颜,等她的呼吸声越发平静迟缓,才站起身,在家中的柜子里面翻找。

搜罗了一圈,也只摸出了几枚铜板。自妻子生病以后,家中的银钱都给她买了汤药,现在已经入不敷出。柳郎将几枚铜板紧紧攥在手中,推开门,穿着单薄的衣裳出了屋子。

几枚铜板买不起救命的药,却能买几块她喜欢的藕酥糖,柳郎回头看了一眼院子,内心陡然刮起了一阵寒风,凋谢了树上所有的叶子。他写话本写到主人公生死诀别的时候总是竭尽所能描绘一场凄美而绚丽的落幕。可是当这份感情换到了自己身上,他只剩下无力更改这一切的悲与憾。

眼看着她一点点凋谢,衰败枯萎。

柳郎握紧了铜板,先去了平素交好的几个书斋掌柜那儿。

连吃了两个闭门羹,柳郎心中的希望已经所剩不多,但为了病榻上的妻子,他总归还要一试。这一次他推开了门,掌柜双手交叉插在袖中取暖,见到他的身影打了个哈欠,然后说:“你娘子被大夫诊为肝臌,多少大夫看过都说回天乏术了,你从前也算小富之家,现在家产丧尽,还不死心?”

柳郎沉默地对他的轻视照单全收,然后拱手道:“还请掌柜借我十两,改日一定奉还。”

“……”掌柜为难地看着他,“并非我不愿意借给你,实在是上次借给你的五两还没有着落……柳郎君,你也体谅体谅我,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一双儿女,都等着吃饭呢。”

掌柜话音刚落,身后忽然出现了一声清脆的童声,“爹爹,娘亲喊你。”

掌柜宠溺地抱起小女儿,为难地看着书生,“柳郎君,你……你也趁早想开吧。你正三十出头,未来路还长着。”

他还想宽慰些什么,又想起他和妻子两人感情甚笃,若是妻子离去,他以后可还能写出那般好的话本?

柳郎对上小女儿圆润的黑眸,扯起一抹笑容,然后又一拱手,“告辞。”

一趟出去,除了鞋履上面的污泥什么也没能带回来,他失魂落魄往家中的方向走,内心比冬雪初化还要冷寒。

忽然,他的脚步顿在了原地。

自家门口站着三个衣着利落的小厮,柳郎盯着他们腰间的佩刀,上面刻着“常”字。

汴京城常姓的大户人家不多,据他所知,只有出了两位观文殿大学士的常家。

常家是汴京大家,和他能有什么联系?怎么还会特意找上门来?他心中疑窦丛生。

在他思考的时候,那三个小厮走到他面前,朝他微微拱手,“问柳先生,我们家姑娘有请。”

柳郎:“你们家姑娘?”

“自然是常府的千金,常家姑娘。”小厮神色淡淡,“我们家姑娘有事找你商议,你快些去吧。”

柳郎瞧着他的面色,一时间看不出来来者是善是恶,常家家大业大,应当不会与他一个市井小民计较……小厮开口喊的是“问柳先生”,说不准是常家千金喜欢他笔下的故事……

他的心中快速闪过一抹喜悦,转而变为悲恸。不过很快,他就再也写不出那样的故事了。

“还请稍等片刻。”柳郎整理了自己的情绪,“我先为娘子掖好被角。”

他打开门,望了一眼躺在床上的妻子,她还在睡着。柳郎将桌上零碎的纸张收拾齐整,看见身后跟着一道过来的小厮,并未驱赶,等添了炭火,掖好被子,他站起身,“走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