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3/4页)
“画的真好,”许栀和说,“这张画纸可以给我带回去吗?”
梅静宁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两人坐在一起的时光过得极快,不一会儿,门口就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姑娘,有人来请许娘子回去了。”丫鬟道。
梅静宁不舍地看着许栀和,后者看出她的心思,宽慰道:“日后我会常来。”
梅静宁得了保证,笑得眉眼弯弯。
许栀和将桌上的狸猫爪图收入袖中,走到拱门边。
陈允渡站在拱门边,伸手拿着几本书,见到许栀和出来,快步走上前。
他的视线落在许栀和的身上,一路上过来,接引的小厮与丫鬟都在说许娘子今日帮了大忙。他心中好奇,有意询问,正欲开口,却先一步听到许栀和的声音。
“下次见面,官人帮我问问梅郎君何处有羊毛吧?”
陈允渡抱着书的手微微一顿,咽下了心中的疑惑,顺着许栀和的话道:“好。”
片刻,复又问:“要羊毛做什么?”
许栀和用手指摩挲着袖中的画纸,向他卖了个关子,“秘密。”
陈允渡便没有追问,只在心中默默记住许栀和所需。
许栀和走在前面,脚步轻快。
勾月冷辉,地上竹影晃动,一阵风起,沙沙作响。
陈允渡望着地上被拉得斜长的影子,快步走到许栀和的身边。
许栀和听到身边的脚步声,笑吟吟转头看他:“等我做好了,再给你看……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好。”
陈允渡下意识道:“能。”
许栀和双手背在身后,闻言笑道:“那便借你吉言。”
两人走到梅府门外,小厮本欲相送,却被陈允渡轻声拒绝了。
这段路简单,他已经记在心中。
两人一路走回去,宅院门口,良吉等候良久,见人回来,连忙迎上前。
“主家,大娘子。”
陈允渡应了一声,微微捏起衣摆跨过门槛,过去后,对他道:“若我回来的晚,不必在门口等候。守好栀……娘子就好。”
良吉“哎”了一声。
两人洗漱完后,陈允渡点了油灯,坐在正堂用饭的桌椅上就开始看书。
汴京遍地才子,他更不能懈怠。
许栀和借他半盏灯光,拿了纸笔坐在对面,勾画引月身上的花纹。
方梨端了茶水走到门口,正准备请示,就看见灯光朦胧中,两人相对而坐,虽各忙各的,但看着颇为协调。
陈允渡恰好抬眸,见她过来,又瞥了眼认真作画的许栀和,轻轻抬手比了个“嘘”。
方梨颔首示意自己明白了,她放轻了脚步,将茶盏放在桌子另一边,又小心翼翼走了。
半盏茶后,许栀和才揉了揉有些酸胀的手腕,垂眸打量着自己的画作。
她的画并非传统国画,而是一种偏向于写实的画法,只可惜现在没有颜料,否则必然更加真实。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她虽然记性不差,但时间久了难免出现偏差,画下来后,就不用担心忘记了。
许栀和了却一桩心事,将笔搁在架子上,单手托腮看着陈允渡灯光下的面容。
阴影恰到好处,勾勒他的眉骨与下颌。
不过比起常见的闲散姿态,他的面色时而凝重严肃,时而舒展开怀,变换之快,如同戏法。
许栀和小小地打了个哈欠,心中猜测陈允渡什么时候能察觉自己正望着他。
夏夜的飞蛾多,几只飞蛾被火光吸引,缭绕在油灯周围。
飞蛾的翅膀晃动出一片阴影,陈允渡置若罔闻,直到看完,他才酣畅淋漓地放下手中的书卷,
范纯仁的文章用笔老练,一气呵成,读来叫人欲罢不能。
提笔将自己感悟写下后,他心中复颂一遍,简单修正措辞,才算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一抬头,正对上许栀和的眸子。
美色再好,毕竟夜深,她有些困了,见陈允渡终于注意到自己,她强打起精神看着他,“官人……可否帮我洗笔?”
她不想出门动弹。
陈允渡望着她展开的画和搁下的笔,点了点头,“自然可以。”
笔头的墨色不再流动,也不知道许栀和等了自己多久,陈允渡忍了忍,轻声问:“栀和方才怎么不喊我?”
许栀和正好起身,听到他的问题,嘴角噙了一抹淡淡的浅笑:“我怕打扰到你看书呀。”
她说得太过理所应当,说完,不等身后人做出反应,施施然到了寝屋。
陈允渡闭了闭眸。
许栀和解开衣带躺在床上,一翻身,正好能看见陈允渡坐着的侧身,微顿,又默默转向另一边。
……
窗外起了一阵风声。
许栀和睁开眼的时候,迟滞地盯着床的雕花,半响才反应过来,现在已经身处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