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4/4页)
“以前徐老在村上开设了私塾,可人家世步步抬高,去了城中经营。虽是县里能更好的传授学问,但村野间的孩子,到底是难上城中求学。”
“村野人户,本是有心教孩子识上两个字的,畏求学难,也便歇了心思。也只那般一心想儿郎读书科考的,才会不辞辛劳送去城中。如此,村野上不识字的孩童便愈发多了。”
康和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同大伙儿一一道出:“若是大鑫哥当真在村子上开设了私塾,一来自有个谋生的手段,二来呢,也是为村上做好事。”
“大鑫哥性子软和温吞,可做事仔细耐心,又轻易不与人红脸,我觉着再是适合教导孩子识字写字不过了。”
诸人初始听得康和的话,都有些觉着人实在异想天开了些。
可听得他这般细细说来,忽又觉着颇有些道理,好似还真有可行之处。
范鑫也沉默了下去,似乎在认真的思索这件事。
倒是陈氏听得振奋:“好哇!大鑫要在咱乡里起个私塾,谁人还敢欺他?俺觉着是再好不过的出路,可不比在外头受人眼色强麽。”
范守林也帮腔道:“大鑫又是徐老先生的学生,他接替老师在乡里起私塾,名正言顺的事儿咧。大伙儿就是不认俺们,还不认徐老先生麽。”
范守山夫妇也可见的动容,若这事儿真能成,那可真当是里子面子都有了。
只到底是老实本分惯了,哪里支起干过这样的大事,难免是犹豫不决,心头怕这怕那的。
康和便问范鑫:“旁的且都不说,大鑫哥可乐意做个乡野夫子。
你若乐意,艰难险阻都不足为惧,你若不乐意,那便是今朝私塾已然起好,你甚么都不肖顾虑,只去端坐夫子,那也不见得是好事情。”
范鑫脸憋得有些发红:“倘使能似徐先生一般教书育人,我自是一万个愿意。只……只我怕做不好。”
康和道:“你且未去做,如何晓得自己做不好。心中既有抱负,不趁着自己正当年时去闯去搏,不断的试错磨砺,莫不是挨到年老时就能做得好了?”
范鑫听了康和一席话,犹觉醍醐灌顶,他同一桌子的人道:“许,我可试试看。”
范守山跟张金桂见此,心中也欢喜起来:“你既有这心,俺们一家子就是走尽了门路,也都乐得助你成事。”
康和也道:“正是。”
两房人在屋里又说谈了好一番,直至是饭菜都凉了,月儿爬上了梢头,这才散了去。
不日,康和为着范鑫这事,单去见了徐扬一回。
范家得罪了陈雨顺,他八成是不会乐见范家起私塾,即便晓得这是为乡里好的事。
便是因为知晓为乡里好,易笼络了人心,这才不愿见着范家起势。
要想事情能成,他们定是要有能说的起话的人才行。
不过也并非是康和单借徐扬的势,白占便宜,这事情要能办成,那便是两厢得利的好事。
范鑫这个当事之人,自也没闲着,他带着些果子礼品,去了一趟县城。
前去拜访徐老秀才,一来呢,想与恩师说谈一番自己离开学堂后的心得;二来,自是为着私塾的事情。
他想得到徐老秀才的意见。
虽事情也只还起个苗头,范守山夫妇却已经开始将老屋给打扫收拾了,要起私塾,少不得是要有间敞大的屋子才成。
范守林跟陈氏也隔三差五的过去帮着弄。
待着这是有些着落时,已是九月中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