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3/4页)
“亏得是大景跟三郎与大鑫送甜水去,否则要教那黑心肝的欺个厉害,大鑫这孩子又厚道,如何弄得过这些老滑头。”
范守山和张氏也谢康和跟范景。
今朝打晓得了范鑫的事,张金桂好是一番心疼,低着声儿将那店主大骂了一场,心头气不过,还言放臭了鸡子改明儿往他铺儿里砸。
范守山心头也不是滋味,自家孩子在外头吃了委屈,爹娘老子如何能有好受的。
夫妇俩一下午活儿也没出去做,光在家里头气了。
范鑫见此,心中不好过,若不是没了工迟早要教家里头晓得,他也不想说出来教家里人烦忧。
“没吃亏便好。”
范守林和陈氏宽慰大房夫妇:“差事没了再寻便是,城中恁多铺子,总不至人人都像那黑心掌柜一般,总是有和善仁厚的。”
范守山叹了口气,张氏说着便伤心,两人经这事,也不那般做着兄嫂万事多能耐的模样了。
“城里头揽工的虽多,可多数都是些下力气的活儿。恁般伙计,运工,打杂倒是四处都要人,但稍体面些的活儿,便紧俏的很了。”
其实也不是嫌伙计打杂这样的差事不体面,实则还是范鑫干不了。
先前在家里试着干了重累活儿,中暑昏在地里教一村的人笑话,笑笑到底是掉不得一块儿肉,村里人还得好心拿了解暑水来给人吃,到底是自村人,还给照应着。
换到城里去干重活儿,要出点儿事,届时谁人还与你照应,非亲非故,多是自顾自的。
伙计打杂那样的活儿,倒不似搬运下力气,可多考验人伶俐脑子快咧。
范鑫那般温温吞吞的性子,哪里干得明白。
原本算账这样的活儿便是最合适他的,可外头的铺子都欢喜要那般老先生,范鑫这样的愣头年轻人,先前没干过这行,人轻易不肯要。
先前也是寻了好一番,才寻去了骨董行,初去瞧时,人多好说话,也不见挑三拣四的,还以为是厚道人,不想竟在这处等着人咧!
夫妇俩不怪他今儿丢了差,是愁呐!
二十三四了,亲事还个没着落,如今男子再是好说亲,可要想得一门好的,自个儿手头上没个营生差事儿,人家问,问不得个所以然,好人家也瞧不中呀。
先前还说等着城里的账房差事儿稳当了,过个三五月的,便请媒人给走动走动。
这朝全然又给打乱了。
出了学堂,范鑫渐晓得了外头讨日子的不易,范守山夫妇见着儿这样不适从,也是愈发的后悔以前将人护得太过了些。
如此这般,倒是还不似湘秀丫头,早早的出去摸爬打滚,反是出息。
张金桂越想越是想不得,以前湘秀年纪那样小就出去了,不晓得在外头吃了多少苦,可却从不曾同家里言过一句不好。
打主家里家来,只说自己都好都顺,还总捎东西给家里人。
两房人,还是头回这般一桌子上说着忧愁,自分了家后,都各过着日子,只把好的一头与人看,便是不好,也硬要撑着些面皮。
今儿是全然放了下来。
康和静静的听着长辈们说,他夹了鱼剥了刺,与范景放进碗里,一直没插话。
见范景吃得差不多了,他才放下筷子。
“若听得我一言,我觉着大鑫哥倒更合适在咱乡里做事。”
听得康和的话,几人都顿了下来,范守山诚然道:“在乡里能作何?他先前学着伺候了一番田地,不说白费了这些年读的书,实不是那块儿料呐。若似你爹一般会侍弄田地,俺也不多说一句了。”
康和道:“要教大鑫哥在地里头过活儿,我也得替他不值当。说句难听的,既是要种田地,何必读这些年的书,夫子教的是《四书五经》,传授的又不是春播秋种。”
“我虽不曾进过学堂,却也晓得夫子言的一句“学以致用”。范鑫哥不妨在村子上开个私塾,教导孩子读书认字。”
屋里人听得这话,都不由得一惊。
便是一直不曾开口,由着长辈细说他短处的范鑫也忍不得张口道:“我这学问,如何担得起传道受业的担子。”
康和耐心道:“大鑫哥说这学问,也不过是言自己学问低些,不是言自个儿没学问。大鑫哥你且答我,莫不是千字文你都不会念,不会写?”
“这哪能。便是再不济,这千字文我也还是倒背如流。”
康和道:“如此便对了。我的意思便是教大鑫哥起个私塾,专与村野乡间的孩子启蒙,教授这些孩童识字写字。不说教导他们大学问,学会识字读书,寻常人家的孩子会这些已是足够使了。”
“这天底下,又有几个人是能靠着科考光耀门楣的。若是私塾中当真有那般难得的孩子,也好办,转引荐与徐秀才,如此也不会误人子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