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3/4页)

——开国遗留下的破烂官僚机构反而成了制约后代皇帝作恶的最大本钱,这搞不好才是朱洪武的高瞻远瞩、远见卓识,旁人又哪里识得?反观乎赵宋,一味加强官僚系统,最终又是个什么结果?

“执行有力的系统居然反过来摧毁了国家,这谁又能预料到呢?”

穆祺忽然出声感叹,声音居然还颇为响亮。站在旁边的苏莫瞥了他一眼,似乎还略觉诧异;但稍微迟疑片刻,还是回了一句:

“这也是自然之理。”

穆祺立刻道:“自然之理么?”

“当然。”苏莫顺口接了一句:“千余年来无数人前赴后继,消灭了外戚,消灭了士族,消灭了权臣,消灭了藩镇,终于把权力全部集中到了皇帝手上;但这样一来,只要皇帝稍稍不正常一点,那下面当然就没有什么人可以抵御……”

穆祺大声的“喔”了一声,仿佛真是恍然大悟、深刻领会的样子。不过这样拙劣的演技显然瞒不过任何一个人;至少摁住赵官家手脚的卫霍两人颇为尴尬,只能低头假装没有听到。至于刘先生么……刘先生的脸阴沉了下来。

他一把拎起道君皇帝的脑袋,语气已经变得凌厉万分:

“你招不招?!”

总之,在被伺候了小半个时辰后,道君皇帝终于完全崩溃,嚎啕大哭、涕泗横流,再也不敢有任何的强硬。他哆嗦着拎起笔来,照着吩咐写下诏书,随后瘫软在地,呕吐淋漓,再也爬不起来了。

苏莫仔细检查完手谕,确认再无问题,终于将白麻纸卷成一卷,塞入袖中。他向几人反复道谢,表示一定会按时交割先前约定好的价格。而穆祺口中推让了几句,终于忍不住好奇出声:

“你打算怎么守住汴京城呢?”

“尽力而为罢了。”

“尽力而为”?这话听起来不太妙啊。

穆祺愈发疑惑:“你觉得汴京守不住么?”

苏莫稍一犹豫:

“很难说。”

“很难说?可汴京高墙深池,防御严整……”

“的确是防御严整。女真人攻坚能力也很差,硬打肯定是打不下来。可是,汴京城是没有办法自给自足的。”

汴京太大太繁华了,每年少说也要从外地输入上百万担的粮食,才能供应都城的运转。女真人只要切断粮道,就能坐视城中全盘崩溃——至于城中的存粮?在道君皇帝的英明治理下,我劝你还是别太指望什么存粮不存粮!

“而且,危险还不止来自于外部。”苏莫静静道:“说实话,我对城中的禁军抱有极大的疑虑。”

“禁军?”

“是的。”苏莫语气轻微:“你可能不知道,道君皇帝预备南迁的消息稍稍外泄之后,禁军中已经有人预备作乱了……”

“——啊?”

穆祺目瞪口呆,大为惊愕;但惊讶片刻之后,却又迅速反应了过来,意识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奇怪——虽然百余年处之以静,但宋朝在本质上仍然是一个超大号的军阀割据政权;那种由五代十国所遗传下来的,乱世武人天生天成的狂暴、残忍、恣睢,却仍然如跗骨之蛆,没有一刻远离过这个看似平和的国度。

迄今为止,北宋已有七帝,而每一个皇帝继位时,汴京禁军基本都发挥稳定,绝不含糊;他们充分继承了五代骄兵的传统,一定要在权力交接的最脆弱关头,竭尽的给最高统治者来个大惊喜——太宗崩逝真宗继位,后宫联合禁军将领试图作乱;仁宗时禁军士兵冲入宫禁,箭矢甚至射到了皇帝面前;英宗上位禁军喧哗,还是靠重赏才平息下来。以此这种种的丰功伟绩判断,人家凭什么就不能在道君南逃时来一波大的?

先杀皇帝,再杀百官,将汴京城上下提前抢个精光,、最后卷起金银投奔金人——这才是五代乱兵的做派;什么守城不守城的,谁稀得和你一起送死?

穆祺的面部抽搐了。

如果仅仅是金人围城,那其实也还好;但现在朝廷之上,文官可称类人群星,禁军可称出生再世,这样的局面,确实有些让人头皮发麻。

他嗫嚅道:“那你打算怎么办呢?”

“尽人事,听天命。”

“那——那再以后呢?”

苏莫沉默了。

沉默片刻之后,他还是轻轻、轻轻叹了一口气。

“无论如何,我还是不甘心。”他轻轻道:“……也许,也许我会再来一次吧。”

“再来一次?”

穆祺瞪大了眼,神色已经近乎失态——他当然明白“再来一次”是什么意思。无论穿越系统多么奇葩、多么离谱;提供的基础功能中都会包括“重生”的选项,也就是回到最初的节点,将整个事件再走一遍,重新寻觅其他的可能;不过,这样强大的功能所要支付的代价也是惨重的,一旦选择了“再来一次”,那就等于彻底将自己的命运与任务绑定,从此再也没有中途退出的选项。任务一日不结束,则一日不能超脱,从此永远循环于重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