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以及清蛀虫(第3/4页)
但是朝廷有赋税制度也有食邑制度,宗室皇亲高官显贵不用缴纳赋税,诸侯封地的赋税为诸侯私用不用上缴,高祖皇帝还曾封沛县为汤沐邑使其世代免除徭役赋税永享浩荡皇恩。
税不上权贵世家,能钻的空子自然就来了。
如果依附世家大族需要缴纳的赋税比朝廷少,百姓就会选择依附世家大族,到时朝廷征税只能通过世家来收,而能收上来多少则全看世家愿意给多少。
到手的钱有再吐出去的道理吗?肯定没有。
所以不光寒门和世家站在对立面,朝廷和世家的关系也没那么好。
哦,不对,他要说的不是朝廷,而是州郡主官。
现在地方郡县的税收到州牧这一步就停下了,根本交不到京城朝廷。
“既然要改变天下,自是要一视同仁。”郭嘉十指交叉放在桌面,唯恐天下不乱,“说到这里,志才,过些日子我们该不会要自己人打自己人了吧?”
戏焕想了想,煞有其事的点点头,“有可能。”
荀彧:……
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
“要我说,文若就是关心则乱。”郭嘉耸耸肩,问道,“文若,明光在青州的所作所为仲豫兄知道吗?”
荀彧点头,“知晓。”
郭嘉继续问,“明光从小跟着仲豫兄生活,是你了解他还是仲豫兄更了解他?”
荀彧顿了一下,回道,“兄长更了解。”
“这不就得了。”郭鬼才摊手,“只要仲豫兄不觉得出格,那就说明咱们小将军做的还不够过火。”
人家亲爹都不觉得有问题,他们在这里操哪门子的心?
问题不大,他们小将军还需要再接再厉,什么时候京城的仲豫兄觉得不行不妥不可以了那才到他们跟着操心的时候。
如果荀悦在场,他会非常确定的告诉几个弟弟他觉得很有问题,但是他不在场。
而在场的戏焕笑吟吟听着郭嘉掰扯他的歪理,等他说完才附和道,“奉孝说的对。”
如今连青州的世家都没敢光明正大的搞事,可见离天下世家同仇敌忾造反还远的很。
“青州的世家已经开始搞事了,只是之前没有被发现而已。”荀彧捏捏眉心,“天干少雨不是一日两日能发现的,农人对天气最敏感,如果不是有人暗中压下消息,明光不会直到灾情显露才意识到会有大旱。”
那小子自己就农时很敏感,只是最近忙于徐州战事未曾留意,这才让有心人钻了空子。
戏焕唇角微扬,“可怜可怜,接下来的青州怕是要血流成河。”
郭嘉啧了一声,“自作孽,不可活。”
他们小将军在农事方面向来冷酷无情,可以耽误他练兵,但是绝对不能影响他种田。
何况现在青州还有一个和他们家小将军同样重视农事的贾诩贾校尉,那也是个视田如命的狠角色,就算别的地方贪污腐败犯下滔天大罪,只要不影响耕种他都能视若罔闻,可要是和农事沾边,那就自求多福吧。
贾校尉看上去平平无奇,心狠手辣起来那是连州中酷吏都甘拜下风的存在。
钻什么空子不好偏偏拿旱情来说事儿,不知道旱情应对的不及时会对收成造成很大的影响吗?
指指点点.jpg
荀彧没忍住又叹了口气,“不说了,召集城中官吏来商讨如何应对接下来的难题。”
只是抗旱还算好的,怕就怕某些宁肯自损一千也要伤敌八百的家伙在紧要关头从中作梗。
青州天高皇帝远,不提前做准备还能等那胆大包天的臭小子特意来通知?
得了吧,那臭小子才没这么自觉。
……
落日熔金,风起微澜。
京城荀宅,荀愔荀悦在后院池塘旁边乘凉,兄弟两个的表情都不怎么好。
青州快马加鞭送来急信,之后没多久颍川也送信过来,想必是也收到了青州的消息。
荀悦看着池塘里的莲叶,看了多久就叹了多久的气,“兄长,我担心阿牞会出事。”
先前青州办书院以科考选官的时候他还没那么担心,青州官署极度缺人,选官也是为了应急。不是所有人都和杨太傅一样,老练世家大族的反应没那么快。
但是紧接着青州推行的那个均田令直接将分世家豪族利益的打算摆在了明面上,这要是还不明白什么意思也就白活这么年了。
天知道他这些天有多担心那傻小子,本身战场上刀剑无眼就容易受伤殒命,要是有刺客混到战场上行凶,在得罪了全青州乃至全天下的世家后连幕后真凶是谁都不好找。
他在京城胆战心惊,实在没忍住写信让傻儿子多注意身边当心神出鬼没的刺客,那小子竟然还写信回来说什么“刺客?有刺客?出现过刺客?没见着啊。可能是打仗的时候顺手解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