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天命之子牛

*

荀晔把他在宫里和天子还有杨太傅的谈话复述一遍, 再三强调选择青州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三思之后选出来的最佳结果。

荀悦和荀愔很给面子的“这样啊”“原来如此”“我崽就是厉害”糊弄,糊弄完之后让崽留在外面自己玩, 然后一起转身向书房走去。

荀晔:……

太明显了喂。

呼叫守护阿飘,呼叫守护阿飘,呼叫守护阿飘。

他不能听没关系, 二凤爹也是长辈, 长辈局可以阿飘代听。

什么话他不能听?这弄得抓心挠肝坐立不安, 考虑一下崽的心情好不好啊?

感受到召唤飘过来的李二陛下颇有些意犹未尽, 他刚刚跟着王允去了尚书台, 然后在尚书台看了好一出大戏。

就喜欢这种看不惯臭崽又干不掉崽的人在那儿无能狂怒, 显得他们家崽贼有本事。

贼有本事的崽皱着脸指指书房的方向,“我爹和我大伯说悄悄话不带我玩。”

“行,你先忙,我去看看。”李二陛下听墙角上瘾, 撸起袖子就飘了过去,“让耶耶听听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告诉我们崽的。”

荀晔:……

行吧, 他先忙。

这宅子是他布置的, 当初想着颍川离京城不远,闲来无事能进京找他爹住两天,所以一早就准备好了他自己住的地方。

虽然从来没住过,但是一直有人打扫。

他在京城待不几天,如果没有别的事情, 最迟后天就要启程回颍川。

在回颍川之前得先写信给留守的小伙伴们让他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顺便琢磨一下要带去青州的人员名单。

文若叔回到颍川后勤勤恳恳鞠躬尽瘁, 充分体现出了优秀HR的价值,别人桃李满天下他好友满天下, 此等大才必须留在颍川镇守大后方。

奉孝叔和志才叔同样勤勤恳恳殚精竭虑,他能在颍川立住脚两位叔功不可没,这样的能人也得留在颍川镇守大后方。

好吧,其实就是不带长辈玩。

他已经不是非得长辈帮衬才能站稳脚跟的小孩儿,得有自己的班底才能让天下人听到他的名字时第一反应是他这个人而不是颍川荀氏。

虽然长辈们没有挟辈分以令崽的意思,平时相处的时候也多是他来拿主意,但是长辈就是长辈,他是个有礼貌的好崽,真要发生矛盾他肯定没法保持平常心。

之前的人才几乎都经由长辈们之手才招揽过来,他自个儿没有人脉也没多少名望可以吸引人才。

不对,人脉的确是没有,但是名望还是有点儿的,就是可能不是啥好名声。

这年头光能打不算本事,读书人眼光都高,世家出身的读书人更是只跟圈子里的一小撮儿人玩,前些年黄巾贼闹的最厉害的时候出了那么多军功彪炳的将领,真正被高贵的世家子弟接纳的非世族将领也没几个。

往好处想,至少不像宋朝那样重文轻武。

这年头讲究文武双全,除了少部分先天病弱体虚的人外基本上都能动脑子的也都能带兵。

反过来不太行,能带兵的不一定都能动脑子。

比如他们吕大将军。

咳咳,略过。

总之就是,现在和刚回颍川的时候不一样。他手底下有足够的年轻一代可以组建新班底,也能在青州搞简易版的科举取士来大批量培养人才,正是打出名声的好时机。

——曾经,我以荀氏为荣;今后,荀氏以我为荣。

就这个调调。

可惜古代人没法理解他们现代人誓师大会时的壮志豪情,不然奔赴青州之前他高低得弄个让来参加的文官武将士兵百姓这辈子都忘不了的大场面。

还有系统爹的任务,【北方稳,则天下稳。北方安,则天下安。】

只说在北方,并没有限定北方哪个州。

并州、幽州、冀州是北方,青州同样是北方,让南方人来算的话豫州、兖州都能算是北方。

【水旱之害荐饥累荒,疫疠之灾札瘥夭昏。】

如果系统爹没有用修辞手法的话,看这个描述差个蝗灾就能凑够一套“水旱蝗疫”天灾灭国组合拳。

天灾不是什么好东西,一次有一个已经很要命了,希望系统爹的任务措辞是夸张之后的写法,不然今年冬天是真的难熬。

话说回来,这次任务的完成标准是什么?

为北方百姓带来安宁的当代神农,感觉像是要他在北方大规模屯田来保证百姓活过寒冬。

他没有高产作物的种子,系统爹也没有提供实物帮助的功能,就算是神农再世能做的也只有兴修水利改良农具,再多就得依靠现代科技,而他们的生产力水平离工业革命还远得很。

好的,把贾诩带上。

不过上次始皇陛下一直等到任务结束才离开,如果真的和他猜测的一样,难道二凤爹要一直留到明年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