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到底谁该哭(第2/4页)

他过来有正事儿,不是为了看热闹。

“青州兖州的黄巾贼又有异动。”颍川境内的黄巾军被收拾的差不多了,颍川之外的其他地方依旧时常被黄巾余孽侵扰,还有那几支一直盘踞在东郡附近的黑山贼,入冬之后都不能掉以轻心,“贼匪补给不足,入冬后肯定要劫掠郡县,只是不知道他们的目标会是哪儿。”

“张燕最近都消停了,怎么东郡的黑山贼还在作乱?”荀晔皱起眉头,“叔,张燕麾下部众百万,真正听他命令的有多少?”

黄巾贼的目标是哪儿不好说,黑山贼的目标肯定是东郡。

不为别的,他们之前在曹老板手上吃过亏,肯定要想办法找回场子。

先前袁绍靠割让渤海郡让公孙瓒偃旗息鼓,公孙瓒退兵回幽州,和他同仇敌忾的黑山张燕也跟着偃旗息鼓。

也可能是并州那边招揽山中贼众招揽的太过分,张燕再不稳定人心整个太行山里的贼窝就被清理干净了,他不想偃旗息鼓也必须得以自个儿为重。

瞧他叔这效率,比吕大将军和乌程侯合力重拳出击都高。

荀小将军远程夸夸并州的长辈,然后回过神继续琢磨他们的问题。

张燕已经收拢部众转移阵地,那些几个月前从魏郡一路冲到东郡的黑山贼却盘踞在东郡不走,这是已经不停贼头子指挥了吧?

“黑山贼渠帅众多,本就不是全都听张燕的命令。”戏焕到旁边坐下,然后说道,“张燕号称部众百万,说是百万其实却远没有那么多,再除去那些老弱妇孺,能称得上战力的青壮不会超过十万人。”

民间传闻黑山贼有三十六渠帅,事实上不一定正好三十六个,但是大大小小的首领肯定不下十位。

军中编制完整多少人都能被一将统帅,山贼组织松散没那么多讲究,绝大部分贼众都只听一个首领的话,其他时候就算张燕本人过去也未必能讨得了好。

“袁本初无暇整顿治下贼匪,不过并州一直在招揽流民,张燕一时半会儿应该没空管别的事情。”戏焕若有所思,“大部分贼匪在缺粮的时候都会就近劫掠,青州兖州离颍川有一段距离,颍川需要担心的只有那些被袁术以钱粮收买的豫州黄巾余孽。”

乌程侯毫不留情的改换门庭,以袁术的脾性肯定怀恨在心,要不是现在中原各地已经乱成一锅粥,毫不怀疑他能再搞出个“讨孙联盟”出来。

袁公路指望荀氏和袁绍相争,明面上不能和荀氏撕破脸,哪怕留在颍川的只是荀氏小辈。

明面上不能撕破脸却不耽误他私底下搞小动作,众所周知他袁公路靠出钱出粮才让豫州的黄巾余孽不和他作对,贼寇缺衣少粮抢到颍川境内也和他没关系。

去年冬天豫州世家因为他花钱保平安骂他,今年冬天他不给了可不能还骂他。

虽然不要脸,但是还真没法在道义上谴责他。

荀晔好长时间没出门,听到这话只怕贼人不来,“叔,如果真有别地儿的黄巾贼盯上颍川,您只说是点到为止还是打个半死还是留一口气儿就行。”

他们颍川文武俱全,就算没有吕布孙坚这两个猛将,他自己收拾收拾也能披挂上阵。

怕寒冬怕天灾怕这怕那,就不怕有人不自量力前来攻打。

他现在已经是个合格的厨子,志才叔只管点菜,几成死都能打出来。

“还在说正事,先不要胡说。”戏焕被他的形容逗的笑了出来,笑完之后才继续说道,“与其等待黄巾贼发难,不如主动出击。”

豫州黄巾贼集中在颍川、汝南二郡,颍川的贼寇要么被斩杀要么洗心革面回归正途,能被袁术引到颍川的只有汝南的黄巾贼。

汝南黄巾大大小小的首领好几十个,不过能入城劫掠的不多,只有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少数几个贼头子。

他们只需要盯紧何仪、刘辟等人的动向,只要贼众进入颍川地界儿,接下来就能该打打该杀杀该俘虏的俘虏了。

荀晔摩拳擦掌,“好,我去。”

戏焕顿了一下,建议道,“将军要坐镇颍川,此事交给温侯即可。”

黄巾贼都是虚张声势,还用不到他们荀小将军亲自出马。

荀晔遗憾的坐回去,“杀鸡焉用牛刀,奉先将军来到颍川就一直清剿境内贼匪,同样的活儿干多了会无聊,下次有其他活儿再交给他怎么样?”

“之前是清剿颍川黄巾,接下来是抵御汝南黄巾,这可不是同样的活儿。”戏焕笑吟吟摇头,“寒冬难熬,这是将军以太守身份回到颍川的第一个冬天,需得留下庇佑百姓,不可擅自动兵。”

荀晔鼓了鼓脸,打开面前的竹简恶狠狠的翻开,“奉先将军的敌人是汝南黄巾,本将军的敌人是寒冬,这么看的话还是本将军肩上的担子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