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发什么神经
*
在来到官署之前, 钟繇以为他要面对的是咄咄逼人的诘难。
被郭嘉拽着诉了半天的苦之后,他现在只觉得还不如被劈头盖脸骂一顿。
明知道这人在演还不能拆穿,只能硬着头皮看着他演。
只是两三年没见, 这小子越发能折腾。
郭嘉不觉得他在折腾人,老友久不在颍川,他先一步将人拦下给他介绍家中情况, 还好心的拉来路过的吕大将军来撑场子, 就算换成文若在场也不会比他更会尊重人。
真是的, 世上怎么会有他这么妥帖善良还面面俱到的人呢。
吕布:……
钟繇:……
他们不想知道这家伙心里是怎么想的, 但是这人嘚瑟的过于肆无忌惮, 想装成看不出来都难。
连经常被骂没脑子的吕大将军都成功被嚣张到, 能谋善断的钟繇就更不用说了。
备受折磨的钟繇勉强扯出笑容和凶名远扬的吕大将军打招呼,“颍川钟元常,见过温侯。”
吕布其实不爱和不熟的人搭话,尤其是世家出身的文人, 他瞧不上人家人家也瞧不上他,搭话也是相看两厌。
不过今天情况特殊, 钟元常已经被折腾的无精打采, 他知道被郭奉孝故意针对的感觉是什么样儿,以后可能还要同仇敌忾和郭奉孝吵架不能跟着欺负人。
“来了都是一家人,别客气。”吕大将军豪爽的应了一声,然后很讲义气的救小可怜于水火之中,“本将军刚从城外回来, 正好一起去见太守大人。”
钟繇立刻甩开郭嘉跟上, “多谢温侯。”
新上任的太守年纪不大, 还是荀仲豫教出来的孩子,肯定不会和郭奉孝一样折腾他。
可以挤兑可以叱骂, 但请不要上来就扯着他的袖子诉苦,他觉得他才是那个该诉苦的人。
郭嘉唉声叹气的走在后面,走着还不忘苦口婆心的劝,“官署和元常离开颍川时相比变化颇大,如今的同僚也多是生人,嘉还未曾介绍齐全,元常为何不肯理解嘉的良苦用心?”
钟繇听到身后的动静,不着痕迹的再次加快脚步。
猪猪陛下看热闹看的开心,也知道钟繇为什么着急摆脱郭嘉,但是别人的尴尬和他有什么关系,他只是个想看热闹的阿飘而已。
然后,书房里的荀小将军就等到了他们家阿飘爹的安排。
“待会儿钟繇和吕布郭嘉一起过来,看见他后先卖惨,然后你就能看到一个呆若木鸡的钟元常。”
荀晔:???
什么玩意儿?
书房里不只有他自己,还有正在检查作业的志才叔,就算荀晔满脑袋小问号也不能表现的太明显。
所以爹,刚才到底发生什么了?
猪猪陛下没有卖关子,趁正主还没到赶紧复述一下刚才的场面。
简单来说就是:郭嘉见到钟繇后二话不说就诉苦,把本就愁眉苦脸的钟繇说的更加忧形于色。要不是钟繇今天过来是为了保住整个家族,怕是郭嘉刚开口他就会扭头走人。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是钟氏理亏,不管郭嘉多过分钟繇都得忍着。
反正只是无伤大雅的小玩笑,还能较真不成?
猪猪陛下煞有其事的点点头,“书上说钟元常镇守关中功勋卓著,能镇守一方肯定是个沉稳的人,不会和你们计较太多。”
荀晔:……
爹,正经场合咱还是得正经点儿,不能上来就欺负人。
奉孝叔不懂事儿也就算了,他堂堂颍川太守不能跟着不懂事儿。
刘彻挑了挑眉,看傻小子正气凛然的模样没再说什么。
当上主官的崽就是不一样,如果是半年前,这会儿估计已经开始酝酿情绪了。
猪猪陛下感慨两句,还想着回去就和其他三位分享孩子懂事的快乐,然后就看到他们家正气凛然的崽在钟繇进屋的一瞬间变了气场。
荀晔本来不想欺负人,但是长辈们在信中叮嘱他要和钟氏保持好关系,也就意味着两家关系很亲近。
都那么亲近了还有族人胡闹转投袁绍,必须让他们知道颍川因为袁绍袁术兄弟俩内斗遭了多大的罪。
荀小将军亲亲热热的迎上去,“这位就是元常叔吧?家父时常称赞元常叔器宇不凡,听说元常叔喜欢蔡中郎的字,前些日子还特意让人送来了蔡中郎手书的《坊记》一篇,奈何元常叔不在颍川一直没送出去。”
“繇愚笨无知,不及仲豫兄远见卓识,有劳仲豫兄挂念。”钟繇硬着头皮回话,明明面前的年轻人和他儿子差不多大,却还是有种招架不住的慌张。
《坊记》?真的不是在点他吗?
《坊记》是《礼记》第三十篇,是记述子思怎样防范违德失礼、不忠不孝、贪利忘义、违背伦理纲常的相关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