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天发杀机】(第2/2页)

李端笑了笑,继续说道:“像这样一个英明神武、大权独揽、干纲独断的皇帝,他可以为了大局暂时容忍庆聿氏的壮大,可以容忍庆聿恭这种战神的存在,顶多只是会稍微敲山震虎而已。不过,朕相信他和朕一样,眼光着落于天下,并且有着孤注一掷的勇气。当他发现朕命不久矣却在强撑的时候,你说他会怎样选择?”

陆沉心中百折千回,天子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于他而言已经是推心置腹的信任。

“问题就在于如何让景帝得知并相信朕已经是垂危之身。”

李端微笑道:“你说庆聿恭的兵法真真假假难以论定,朕自然要以同样的手段回敬他。说到底,这世上最难是猜心二字,人心如浩渺大海深不可测,哪怕近在眼前都难辨真假,又何况远在天边相隔万里。”

人活于世,何以太上忘情?

他正色道:“陛下隆恩,臣铭感五内,一日不敢或忘。”

说到这儿,他脸上浮现一抹复杂的神情,感慨道:“若非如此,景国国祚绝对撑不过百年。”

陆沉忽然意识到,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依然局限在战争本身,而天子明显要比他高出一个层次。

这个问题让陆沉变得沉默。

秦正看着矢志追随的天子,心里涌起一股深沉的悲痛,躬身垂首道:“臣遵旨,请陛下放心,臣会将这件事做得天衣无缝。”

在天子的循循善诱之下,陆沉的思路渐渐打开,顺势说道:“在我朝边军陷入劣势的时候,倘若他们再表现得更冒进一些,而景帝在这个时候知道陛下身体不太好,他应该会想利用这个机会一战底定大局。但是庆聿恭久经沙场,他肯定不会轻举妄动,这对君臣必然会因此产生矛盾,最终景帝应该能压服庆聿恭,强命景军踏进我军设置的陷阱。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

陆沉瞬间明白过来。

陆沉起身道:“臣遵旨!”

陆沉便问道:“那要如何才能让他们踏入陷阱?”

面对陆沉如此郑重的表态,李端颔首道:“朕相信你,更相信自己的眼光,只要你能够记得朕的期许,将来用心辅佐新君扶保大齐江山,便不枉朕和你这段君臣之义。”陆沉垂首道:“臣必定谨记于心。”

李端似乎不愿在这个话题上纠葛太久,于是坦然地说道:“朕虽然不太服气,却也不得不承认景国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明主。元嘉之变以前,景廉人看似实力强横不可战胜,但是他们内部存在很大的隐患,只有不断地扩张才能维持自身的强势。然而这世间疆土终究有限,而且随着景军不断攻城略地,过于庞大的王朝也难以持久,当时摆在景廉人面前的是一个表面上烈火烹油的死局。直到如今这位皇帝出现,他选择主动停下扩张的脚步,转而提升内部的稳定。”

他稍稍停顿,语重心长地说道:“陆沉,朕不能因为贪图身后名,就拿大齐万里河山和无数子民的命来冒险。”

没过多久,一位中年男人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御花园,穿过宫中内监和禁卫,径直来到赏月亭中。

李端眼中有释然,也有几分难以言说的伤感,他这句话是在分析景帝,又何尝不是在说自己?

只可惜他的身体无法支撑他的雄心壮志。

他微微一笑,缓缓道:“你觉得朕如果死在军中,或者是落到敌人手里,对于大齐将士会起到怎样的影响?是能够激励他们奋勇向前与敌人拼死作战,还是让军心士气一溃千里难以止步?”

李端点头道:“很好,那就让北面那位皇帝知道,朕命不久矣,而且为了避免影响边军将士的士气,朕会尽力遮掩自己的病情,甚至有可能在驾崩之后秘不发丧,不告知边军将帅。”

“臣秦正参见陛下。”

“只要景帝抓住这个机会,他必然会逼着庆聿恭出手,而最终景军惨败之后,朕很好奇他会自己承担这个错误,还是将罪责推到庆聿恭身上。无论如何,这对二十年来无比默契的君臣之间终究会出现一道深不见底的裂痕。”

“这就是朕送给他们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