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天发杀机】
“陛下要御驾亲征?”
听完天子的陈述之后,陆沉脑海中不由自主涌起这个念头。
想要让景军陪葬,大齐天子出现在战场上毫无疑问是最有吸引力的诱饵。
无论景帝还是庆聿恭,恐怕都无法错过这个可以直接摧毁齐朝根基的机会。
具体到战场上,大抵便是天子行在陷入危险之中,景军不顾一切发起进攻,然后用提前埋伏好的齐军主力施行反包围,陆沉在很短的时间里便能谋划出一套完整的方略。
先前他没有这样想过,是因为没人敢把天子置于险境。
李端遂对秦正说道:“那根刺现在还能不能用?”
李端接过话头,不疾不徐地说道:“这件事朕早就有了安排。”
陆沉思忖片刻,轻声道:“臣认为景帝会想毕其功于一役。”
不只是萧望之和厉天润,还有陆通、林颉、李道彦、薛南亭、面前的天子乃至于景国的庆聿恭,陆沉不断发掘着他们身上的长处,然后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营养。
只不过……既然天子不会御驾亲征以身涉险,那先前所言又从何而起?
陆沉想起前世某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朝,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
“陛下,臣有些不明白。”
陆通之前笑言他怀疑陆沉是不是对女子没有兴趣,其实陆沉只是将绝大多数时间都放在提升之上,当然他的桃花运一直都没有断过。
李端继续说道:“朕不是不相信你和其他将帅的能力,然而战场局势变幻莫测,谁有绝对的把握计策一定能够成功?对于大齐来说,江北战局纵然暂时处于劣势,哪怕再遭受一两场败仗,只要靖淮两地没有失守,只要江南民心维持稳定,景军都只能对着沿江防线望而兴叹。如果朕在战场上驾崩,或者是被敌人俘虏,届时极有可能让边军陷入极其被动的境地,从而导致大江南北局势彻底糜烂。”
李端抬手捏了捏眉心,温言道:“不要多想,朕不是在敲打你。陆沉,朕还记得三年前你第一次来到京城,朕便表达过对你的期许,而你也没有让朕失望,这几年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和处境,你都能为国朝建立功勋。其实朕能够教伱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如今唯有一些对于人心的揣度之术,或许对你将来能有些许裨益。”
“是啊,一统天下平定四海的壮举,千古一帝名留青史的荣耀,是任何一个胸怀大志的君王都无法抗拒的诱惑。”
李端语调温和,目光望向东边围墙的角落,继而道:“便如朕之前所言,朕对军事知之甚少,所以不敢在这方面随意做出决定,但是朕当了十四年的皇帝,见过无数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对于人心不能说洞察一切,至少也能大概猜出一个轮廓。如果朕在毫无征兆的前提下突然御驾亲征,北边那两位人杰反而会提高警惕,因为朕这样做不合常理,在他们眼中自然是破绽百出。”
李端又对陆沉说道:“至于你,现在你要认真筹划这件事的细节,和萧望之、厉天润做好配合与准备。”
“御驾亲征?”
御花园中寒风轻拂,李端脸上的表情依旧平静淡然,眼中还多了几分贪恋之色,似乎这凛冽的气息让他能够更加清醒。
陆沉老老实实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旁人只知道他在短短几年里青云直上位极人臣,大多被他身上的光环晃晕了眼睛,极少有人注意到他有一个极其擅长学习的优点。
李端缓缓呼出一口气,望着东边墙角那几株寒梅,眼中的眷恋很快变成慨然豪迈之色。
“不明白很正常,这世上没有全知全能的人。”
陆沉隐隐觉得天子这番话似有所指。
“平身。”
正常情况下天子肯定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冒险,然而对于一个将死之人来说,死亡已经成为必然的结局,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尝试一次?
如果天子决定御驾亲征,陆沉和其他几位军务大臣必须提前做好详尽的筹划,诸如前期迷惑敌人的招数、边军各部的统一调度、以及最终战场的选择,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陆沉好奇地看着他。
来人正是织经司提举秦正。
秦正言简意赅地回道:“回陛下,没有问题。”
李端抬手示意,然后对陆沉说道:“其实朕一直不太相信密探的作用,毕竟时间和距离是制约情报传递的现实问题,很多事情如果当时不能给出决断,几天甚至十几天后早已没有意义。不过秦正对朕说,织经司最大的作用不是在纷繁复杂的战场上猜测敌人的动向,而是用水磨功夫在敌人的心脏上埋下一根刺。”
仿佛是为了说服自己一般,陆沉甚至能够想到天子决定这么做的理由,虽说江北战局还没有到影响大齐生死存亡的地步,但是天子的身体状况已经无法支撑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