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他从来没有做过抛弃妻女之事。(第2/5页)

能问出这一句,就意味着夏岚摆明了身份和态度。

从此可以为姜云冉所用。

她道:“其他事,会让阮家抄家灭族,一定会牵连阮含栋。”

唯有事关阮父之事,是阮忠良一人所为,他自己杀人灭口,只能牵连他一人。

即便阮家会因此而影响,总不会让家族跟着一起覆灭。

所以姜云冉只单问这一点。

至于阮忠良做的其他事,那些筹谋数年的勾当,阮青天的来头,姜云冉都不会询问。

廖淑妍即便知晓所有细节,也不会吐露半个字。

听到姜云冉的回答,夏岚难得笑了一下。

她其实生得很婉约,不过常年面无表情,让她显得十分威严肃穆。

这样一笑,就如同家中长辈那般,多了几分随和。

“若娘娘不是妃嫔,臣都想请娘娘进丹凤卫,娘娘未曾学过,但刑讯审问的手段却是一流。”

姜云冉愣了一下,四目相对,两人一起笑了起来。

原来是在考验她。

“刑讯,不过是问心。”

回到听雪宫,姜云冉洗漱更衣,把身上的所有衣裳都换下。

等忙完了,姜云冉才坐下来吃了口茶。

青黛道:“赵大人正在敬安宫中忙碌,稍后才到。”

姜云冉颔首,她闭了闭眼眸,把今日的所有事情都过了一遍,这才放松下来。

取出针线,姜云冉慢条斯理做着。

一枝翠竹还未绣完,钱小多快步而入。

他在姜云冉耳边低声道:“娘娘,朝阳大长公主击鼓入宫了。”

大长公主击打的是登闻鼓。

从国朝初定,登闻鼓就摆放在朱雀门外,若谁有冤屈,又求助无门,可敲击登闻鼓鸣冤。

不过鸣冤可以,却因惊扰圣驾,所有击鼓鸣冤之人必要被罚二十廷杖,以免人人都以此相互攻讦。

姜云冉虽然给了建议,却未曾想到大长公主这般英勇,完全不惧怕那二十廷杖,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听到这话,姜云冉呼了口气:“开始了。”

她思忖片刻,吩咐钱小多:“看守好宫门,这几日宫中一定事多,我们明哲保身。”

钱小多神情一凛,回答:“是。”

约莫到了晚膳之前,赵庭芳才姗姗来迟。

她满面疲惫,眼底泛红,一看这几日便没有好好休息。

“怎么?”

姜云冉忙握住她的手落座,给她倒了一碗蜂蜜水。

“怎么这样繁忙,也未曾听到皇贵太妃重病的消息。”

赵庭芳叹了口气。

“老毛病了。”

她压低声音道:“皇贵太妃年轻的时候曾经小产,那一次伤了身体,以后再也不能有孕,当时如何小产的,我并不知情,观其脉相,应该是被下了十分强力的堕胎之毒。”

姜云冉回忆起景华琰之前的话,心中多少有了猜测。

沈氏当年全族被害,就连作为皇帝嫡长子的景华琰都自身难保,年幼的他无依无靠,只能靠自己挣扎着活下来。

“后来皇贵太妃就落下病根,一到冬日时节就腰疼难忍,多年来一直没有缓解,”赵庭芳道,“我师父那一手金针是绝学,如今我已经学了八成,去岁给皇贵太妃行针就颇有成效。”

若非如此,赵庭芳也不能入宫两年就成为医正。

要知晓钱医正都在宫中侍奉十年,还只是医正,赵庭芳的晋升已经相当之快。

不光其医术高明,这其中也有她金针厉害的缘故。

姜云冉道:“这几日皇贵太妃又不好了?”

赵庭芳叹了口气:“年纪大了,金针的效果一年不如一年,今年就颇费些力气,否则娘娘夜里都不能安寝。”

说到这里,赵庭芳又道:“本来她生病,礼王妃应该入宫侍奉的,不过皇贵太妃念在她初有身孕,便免了侍疾,倒是不拿婆母架子。”

姜云冉回忆起来,皇贵太妃总是和和气气的,平日里有仁慧太后在场,她从来都不吭声,只有那一次想要让她听命行事,才展露出些许强硬。

这宫中千人千面,只看面容根本看不出来到底是什么心肠。

姜云冉提点了赵庭芳一句,赵庭芳也只能说:“我知晓的,奈何医者仁心,娘娘病重,我无论如何都要好好医治。”

“你放心,我会小心。”

说了几句皇贵太妃的事情,两人才聊起廖淑妍。

姜云冉同赵庭芳讲述完所有的旧事,才道:“京中乃至宫中,从来都是以双生儿为大喜。”

“不可能因为是一胎双生,逼迫其中一个远走他乡,隐姓埋名,这本身就没有任何道理可言。”

大楚讲究多子多福,双生儿更是喜上加喜,当年阮氏会这么做一定有其理由。

赵庭芳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