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遇到林巧枝,纯属倒霉了(第2/2页)

林巧枝的技术眼界,可能比他们如今国内最先进的技术,都还要再高一截。

就好像已经做过文思豆腐的人,再去看片猪腰花的技术,即使此前从未给猪腰片过花刀,但要是厨师想把这客人当老外糊弄,还是很容易就能看出是不是在刀工上偷工减料,敷衍了事,耍了花样的。

法方说的话,表述的观点。

林巧枝一笔笔在本子上记着。

又在这些简单的字句之间,画上连接的箭头,梳理着逻辑和关系。

换个人来,就没法这么顺利了,比如法方提出“自研润滑系统可降低工作温度20%”以此规避中方对轴承耐久性的质疑,林巧枝站在更先进的角度看,就能一下判断出可行性。

但碍于现在的视角,就很难判断这话的真实性了,人本能的会怀疑——是不是我们做不到而已,法国万一真能做到呢?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可对林巧枝来说,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了。

随着会议持续推进,中法两方慢慢开始打太极了,这也是谈判的正常现象,最先是最激烈的,因为提前准备过一晚上、甚至几晚上,双方都火力十足,但该解决的问题解决完了,解决不了的问题,试着看能不能处理,实在无法达成一致的部分,都默契地留到下一次。

中方谈判代表们,先后往林巧枝这边看了看。

法方的工程师们注意到,不明所以地顺着他们的目光,就准备转头看。

林巧枝这时也开口道:“单辊轧制量≥15万吨?这个数据造假了吧?”

法方的工程师悚然一惊,怎么准确的瞄准了这个数据?谁告诉她的?

连己方的胡明德等人都惊吓到了,这么猛的吗,直接说人家数据造假……

咱是谈判,是要慢慢谈啊,怎么能一苍蝇拍往人脸上打呢?哈哈哈哈哈!

胡明德笑着打圆场道:“我们林工还是性格比较严谨……”又当着对方翻译的面,转头对林巧枝,假意说都是合作方,咱们用词还是要注意一下的。

“金相分析报告没注意到吧?你们承诺的特殊添加剂防锈蚀,所以可以使轴承在冷却水侵入条件下锈蚀速率降低50%……”林巧枝摇了摇头,停顿片刻,“我猜测是用硫磷复合添加剂?”

然后继续道:“按照我们进口的同类型法国产的轧辊实际损耗数据,平均报废寿命是9.8万吨,仅是承诺值65%,靠一个特殊添加剂防锈蚀,不可能拔高到15万吨。”

胡明德低着头,不动声色地疯狂查找数据。

主管生产的副厂长等人,也是发现了其中的逻辑漏洞,注意力疯狂集中起来,谈判就是打仗,可不讲究什么以和为贵,抓住就对方的弱点猛打,就是硬道理,何况他们还是采购方!

“是谁跟你说特殊防锈剂是硫磷复合添加剂?你又是怎么知道的?”法方代表杰勒米面色紧绷对林巧枝质问。

林巧枝面色不变,道:“其实我也不知道,就是听了你们的描述,进行了一个合理的推测罢了。”

“推测?”杰勒米感觉被敷衍了,“你要是单单靠两个数据,再加上金相分析报告,就猜到硫磷上,那就是耶稣降世了,你清楚防锈剂有多少种可能吗?”

“我不清楚。”林巧枝摇摇头,却是道:“不过,你们依此给出15吨报废的数据,肯定是能猜出有问题的。”

“为什么?”法方代表有些狐疑地追问,没有理由的!以他的技术积累,都没有特别注意这个小点,毕竟影响轧辊轧制总量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很多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损耗,加速报废。

可如果要说林巧枝是诈人的,是瞎编的,能编得这么准?

他也是深谙谈判技巧的,若非被准确指出特殊添加防锈剂的品类,且直接戳破了15万吨这个数据……这个15万吨的轧制总量和寿命,确实是有点问题。

倒不是造假,就是在实验室里出来的理想数据。邪门了,连特殊防锈剂的成分都猜得准?

法方谈判代表所有目光都投注在了林巧枝身上,想听她说清原委。

林巧枝却只笑了下,没有说什么,看向胡明德。

与对方打起了哑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