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日方自然只能兵败如山倒
“检出了!”
“急冷油分离出水相中检出了氘!”
林巧枝一下子激动起来, 猛然上前,发丝扬起:“是哪一组?”
跑过来最快的年轻工人,此刻激动得像是刚刚喝完一坛烈酒, 面颊涨红:“编号c6的那组!”
“浓度是187 ppm!”
车间里的一众工人们比林巧枝还要激动,满脸期待和惊喜, 更有甚者从发丝到脚趾尖都在激动颤抖。
分布在30万吨乙烯生产设备各处的中方技术人员, 都快步往这边赶,走着走着就跑起来。
日方、法方、美方的专家团队,也都在愣神后,向这边靠拢。
不需要去会议室里。
就在车间原地,当场就有人耐不住地发起提问。
“真的检出了?从哪一组?”法国代表觉得意外, 这种笨办法,竟然效率会这么高。
“c6组,裂解气保护组。”林巧枝干脆道。
法国代表难以置信:“裂解气保护组,说的是防止裂解气冷凝的过热蒸汽吗?”
不是他少见多怪, 而是这完全不符合事实逻辑,过热蒸汽怎么会和水共存?这就和1+1=5一样离谱。
“哪里出了问题吧?”法国代表看向安斯艾, 这个技术团队中最有发言权的大佬。
林巧枝也好整以暇, 抱着胳膊看向安斯艾,等他给出一个说法。
激动平复之后,再看这张金发碧眼的面孔,就觉得有点可惜了。
要是结果再晚点来,为了“说服她”,指不定她还能再从安斯艾和布德身上抠点干货下来。
安斯艾脑子还是乱的,不过这种常识也不用过脑子:“过热蒸汽不可能变成水, 先检查一下温度,看是不是实施不达标。”
“为什么过热蒸汽不可能形成冷凝水?”林巧枝问道。
安斯艾:?
他不敢置信地看向林巧枝, 还在装?竟然还装!!哪有一个化工行业的专家会问出如此愚蠢的问题?
什么叫过热蒸汽!!
就是温度上升超过蒸发温度、又超过饱和温度之后的过热气!
当有水存在的时候,过热度就没法产生了!!
根本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种东西。
安斯艾气得直说:“林专家,你就是化工行业的专家,就不要装外行了,这很明显!”
装得一点也不好,问题也很拙劣!
翻译把这话传达后。
日方技术团队:!!!
法方技术团队:???
中方技术团队:?!?!
林巧枝失笑,不过她也不需要解释那么多,转头向卢当山请教了这个问题。
从前,她可能会对这种错误很敏感,会觉得丢脸。
但现在就觉得很平常,心态强大之后,觉得这都不过尔尔。
卢当山给她解释了一遍,确实是化工领域内一个比较基础的问题,“加这个过热蒸汽,是用来防止裂解气冷凝的。”讲完又低声问了句,“刚才安斯艾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林巧枝一乐,也是压低声音:“捞到大鱼了。”
一两句说不清,她也就不在这个上面再多做停留。
她和中方卢当山、贺红星等人商量了几句,最后道:“那就先检查一下这个过热蒸汽?”
“行。”
“理论上这里确实不会出现水,但偏偏过热蒸汽里的氘跑到急冷油里去了,总归是有个环节出了问题。”
“那就从这里查起。”
中方技术团队商量的时候,三方翻译也都低声将讨论同步给各自的专家团队听。
法方和美方都表情各异。
日方脸色明显就难看起来,肃着脸,严阵以待的样子。
不管提前知不知道,藏没藏着心思,这会儿也都该难看了。
法方炉管的问题最先被怀疑,但也最先就被排除了八成可能,一旦不是美方技术包的问题,就只能是他们日方实施制造的问题了。
在场十几个技术专家,全都活动了起来,围着11台裂解炉上上下下地爬。
且整个车间的工人,也都从兴奋紊乱,恢复成井井有条的良好秩序。
终于,在这个庞大到像是小山一样的设备中,发现了不对劲地根源。
“过热蒸汽实测只有180℃,这都不能叫过热蒸汽了!”贺红星语气都有点骂骂咧咧道。
安斯艾沉着脸、沉着心,只有烦躁是上扬的:“我们技术包给出的要求,这里需要大于300℃的过热蒸汽。”
矛头全部指向日方。
前川亮太也是觉得尴尬,只能承认:“可能确实出了一些问题。”他当即顿首行礼,“实在是抱歉,我们也不愿意发生这样的意外,请多多原谅!”
问题找到了,但原因还是要梳理清楚。
四方专家团队坐到一起。
安斯艾也调整好了心态,神情镇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