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在《人民日报》最醒目的头版上(第3/4页)
刚好路过的红旗厂工人:???
忍不住转头朝林巧枝看去,表情只可以用惊骇来形容。
赵油满尽管觉得好像哪里有点违和的样子,但又不免觉得确实有道理,年轻人嘛,哪里来那么大的话语权?
总得领导拍板才好。
他想了想,还是瞄准了温东鸣。
显然,不止他一个人动了这个心思。原本就很忍不住了,自己亲自操作过,感受过这辆小拖拉机的好,哪里还能不对这辆拖拉机起心思?
要不是拖拉机太重。
真的是恨不得抱起就跑!
猝不及防被甩了一口大锅的温东鸣:???
“温厂长,这台卖给我们,你们再生产新的卖嘛!”
“那不行。”
“再商量商量,你看这小拖拉机在泥地里摸爬滚打这些天,也用旧了,左右也卖不出高价,不如卖给我们?”
温东鸣头疼道:“不是这个道理,也不是我不愿意卖给你,主要是没有样机对我们后续生产也有影响的。”
“这样吗?没有样机做不了后面的拖拉机吗?不是用图纸做的吗?”
灵魂三连问,如此笃定且质朴的语气,差点给温东鸣都带沟里了。
他好说歹说,才把事情解释清楚。
倒不是事情特别难解释,主要是禁不住人一波波的分开来啊!个个都惦记,盼着这次就能直接弄一台回家,就不虚此行了。
温东鸣感觉自己都快变成那不停复读学舌的鹦鹉了。
这其中,当听到林巧枝的“我年轻,人微言轻”的说法后,温东鸣一口笑气哽在喉咙里,差点没给自己呛到。
好在这样痛并快乐着的日子没有太久。
在一轮测试通过后。
温东鸣连夜购买了一串鞭炮,邀请记者们前来开记者招待会,还定制了一面横幅,预备挂在他们红旗厂门头上,庆祝红旗厂全丘陵地形拖拉机实地测试通过、即将圆满落地的好消息。
这会儿临近年关,本就是好买鞭炮的时候,在把醒目的红色横幅高高挂上的那天,厂里党委书记,齐主任,路工等人都大方的自掏腰包,买了一大串红鞭炮,在厂门口噼里啪啦的放。
他放鞭炮的时间还很巧妙,是大清早大家上班、买菜出门活动的时间。
那挎着菜篮子的人同街坊相约着出门,成群结队的,马路上还穿梭着二八大杠的身影,再有就是记者们带着相机而来,红旗厂门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好一会儿都不停歇,真的吸引来几条街百姓的目光。
于是很快,周围几条街的人都知道了,红旗厂造出了世界一流的拖拉机,嗯,没听错,比全世界的技术都厉害。
就是那个红旗厂特别厉害的女钳工林巧枝造的!
这个时间点真的好,消息很快像是风一样刮遍了全江城,和红旗厂要好的单位,还包括仪器仪表厂的霍厂长,一听说红旗厂都放起鞭炮来了,都羡慕吃味又气笑了:“肯定是老温干的!除了他这家伙,还有谁能干出这种事?!”
一般人,只会想到拉个横幅、请点记者。哪里会像是温东鸣这样,掐着大清早的时间段,大肆放鞭炮,这不是通告全城是什么?
当然了,这也代表红旗厂这一帮子人,真的是乐疯了。
看着红旗厂这样扶摇直上,说不羡慕是假的,可羡慕又有什么办法,没有这样突出的战绩,跟着学放鞭炮挂横幅都显得不伦不类的,反而徒惹笑话,不少单位领导高兴自豪又酸溜溜一阵后,都不由往自家厂子弟看去,尤其是看看女生,忍不住想,会不会他们单位也有一颗这样的沧海遗珠?
那可是世界一流啊!
在这样全厂振奋,欢欣雀跃的时刻。
今年年末的一场入党仪式也如期举办。
落雪的江城显得宁静,红旗厂的大礼堂内,庄严而肃穆的在主席台正上方挂起“听党指挥,工业报国”的至高理念。
观众席上的众人,看到主席台上林巧枝身影,看到她的名字出现在入党名单时,即便是知道林巧枝战绩累累,心中也不禁浮现阵阵涟漪。
尤其是看到她胸口多出来的那一枚金光闪闪长剑勋章,实在是出乎意料,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心中简直掀起滔天巨浪。
什么时候的事?
林巧枝一次次完成同辈人、青年人、甚至高工们都完成不了的技术难题,年纪轻轻就成为一名正式高工,这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震撼了太多次,以至于已经有些免疫了。
但是这个奖章,还是让很多人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江城红旗厂钳工班组高级技术工人林巧枝同志,工作以来表现突出,功绩卓越,积极攻克技术难题……”
温东鸣没有太在意大礼堂内许多震撼,碍于保密条例,他们当日参会的人当然不会随意传播,他手持文件宣读道:“现经组织考察决定、江城党委批准,依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相关规定,批准林巧枝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