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人贩子类似这样的冒名顶替,被查……(第2/2页)
借着看小说,发表自己对故事看法的机会,双方又多沟通了很多。
尤其是家长,迫切希望第二个故事能继续让自己多了解孩子。
真的看到第二个故事的时候,很多家长都后背一凉。
因为李稻花在这里面写的很多人贩子的手段,真有人遇到过,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自己的孩子没有被拐走。
也有人其实没有遇到过,但是把自己身边的一些正常事情联系起来,总觉得可怕。
“哎,你记不记得,李姐家孩子被拐走的时候,好像咱家附近,就是来了个磨剪子的小车,当时你还说呢,谁家磨剪子还开车。
你说……李姐家小孩会不会就是让那辆车给拐走了?对了,那辆车的喇叭声也很大!”
看完故事,女人就跟男人提起一年前他们街坊李姐家的儿子被拐走的事。
当时找不到自己家孩子之后,不止是李姐全家,他们这街里街坊的,全都发动起来,一起跟着找。
结果当然是没找到,两岁多的孩子,就算是自己跑出去,也跑不远,他们找不到,那就只能说明是被拐走了。
从那之后,李姐就好像变了个人,每天精神恍惚。
有些事情就不能多想,越想破绽越多。
“你说的还真是!走,咱们去跟王哥说去。”王哥是李姐的老公,他们不跟李姐说的原因是,万一不是真的,只是他们多想,最后没把孩子找回来,那对李姐来说又是一次打击。
王哥这会儿也火急火燎回家呢,他在自行车厂上班,厂里待遇还不错,各种文化宣传也到位。
李稻花的《父母手册》,厂里人都爱看,每次发表之后,厂里也都会放在宣传栏,方便大家观看。
看到李稻花写的人贩子各种各样手段的时候,他也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那个小车。
那个小车太扎眼了,当初可不是一个两个人有这样的疑问,更别说,他们磨的刀还不怎么样。
王哥用最快的速度请假回家,就是想向街坊们打听打听,记不记得那辆车具体长什么样子,车牌号是多少。
这时候的汽车虽然比之前多了很多,可还属于是稀罕玩意,王哥就是寄希望于大家会记得这辆车。
“我就记得是辆白车,车玻璃黑漆漆的,看不到里面。”
“我记得磨剪刀的那个男的额头上有颗黑痣,还挺大的。”
“我知道车牌号!”
突然有个稚嫩的声音,说自己记得车牌号,所有人转头,就看到是个扎着蝴蝶结的小女孩。
“别瞎说,说错了,警察叔叔把你抓走。”小女孩的爸妈威胁道,随后跟街坊们道歉,说小孩子不懂事瞎说的。
王哥这会儿已经顾不得了,街坊里,只有这个小女孩说自己记得,死马当成活马医。
“洄洄,你跟叔叔说,车牌号是多少?”
“我不记得了……”
听到洄洄改口,王哥都急了,刚准备再问,就听到洄洄继续说:“我不记得车牌号,但是我之前画下来了,我在上面写了。”
这时,洄洄妈妈惊喜地说:“对!那天正好是教洄洄画车,就看到了那辆车,洄洄是按照那辆车画的,车牌号也画了,画我还收着呢!”
女人说完就回家,从床底拉出一个箱子,里面都是小女孩的东西,各种各样的玩具,还有看过的书,用过的作业本……
总算是在里面找到了那张画,根据画里的车牌号,公安很快就找到车主,车主就是那个磨剪刀的男人。
公安找到他的时候,他在另一个市里磨剪刀呢。
车上当场被搜出来一个附近的小孩,两个男人差点没被当地群众给活活打死,还是公安人员护住他们,说要带他们回去,找到更多被拐卖的孩子,当地群众才冷静下来。
这才知道,这两人不是第一次拐卖孩子。
证实他们真是拐卖孩子的,王哥的心里燃起希望。
这两个人,只有头上有痣的男人是之前来王哥他们家附近的,另一个男人王哥他们没见过,看来他们是团伙作案,不止这两个人。
公安根据群众们提供的线索,还有这两人的招供,很快就找到了另外几个还没被卖出去的孩子,王哥的孩子不在其中。
他的孩子具体被卖到了哪里,这两人也不知道,因为他们只负责拐孩子,卖孩子的是另外的人。
拐卖孩子的故事一发布,不止是教育界,很多行业都感受到了来自李稻花的深深恶意。